东莞市钱币博物馆于2002年由东莞农商银行(原东莞农信社)投资创办,2012年新馆建成开放。现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2400平方米,全馆藏品约12000件(套),展出钱币及银行历史实物3000余件(套)。
位于石龙人民广场内,楼高6层,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是石龙历史文化展与明清家具展的结合,2007年开始筹建石龙博物馆。拥有藏品近四千件,设十个展区,有古代名家牌匾、楹联300余副(套),包括刘墉、王文治、翁方纲、成亲王、梁同书、伊秉绶、金农、郑板桥、米芾、汪士慎、陈希祖、李宗瀚、李文田、何绍基等名家作品。
袁崇焕纪念园是以崇焕故里为依托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主要以收藏、研究、展示袁崇焕文化,弘扬袁崇焕爱国精神的场馆。园内现有袁崇焕石雕像、袁督师祠、故居、三界庙等景点。首个专题陈列展“一代督师袁崇焕”位于我园袁督师祠内。园内综合展厅常年举办书画、陶瓷、文物杂项等文物精品展览及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和讲座。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是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属于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广东省第一座建于原址之上的史前贝丘遗址博物馆,它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新石器时代蚝岗贝丘遗址和珠江、长江、黄河三江流域彩陶文化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担负着蚝岗贝丘遗址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和陈列的职能。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深高速、 107国道转厚大公路可达,距东莞市区约15公里。包括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和东江纵队主题展览两部分。馆区占地 53319平方米,展览面积近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具有抗战时期岭南客家村落建筑风格,主题陈列内容紧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
可园博物馆是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园林建筑、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7900平方米,有陈列展览《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居巢、居廉与可园》、《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及不定期更新的流动展览,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座既具东莞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公益性文化设施。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三个馆名一套班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馆里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东莞展览馆位于东莞市中心广场鸿福路97号,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约1万平方米,展馆定位于全面推介东莞的窗口、市情教育的学校、高品位的文化休闲场所、当代东莞文物收藏研究基地。2004年9月29日东莞展览馆正式开放,2013年5月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2017年完成基本陈列调整优化并重新对外开放。
作为东莞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场馆,东莞市博物馆一直担负着文物收藏与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的职能,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窗口。现有馆藏文物近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080件(套),类别丰富,特色鲜明。代表性藏品包括西汉木椁墓、南汉镇象塔(石经幢)、元代资福寺大铜钟、明代白釉贴花梅瓶、居廉居巢画作以及故宫调拨文物等。
清城区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为县级博物馆,博物馆面积达500平方米,设有展厅2个,设有办公室、工作室及库房等4间。改造后的博物馆计划设立清城历史文化发展陈列馆,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了解清城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
清新区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29件/套,举办展览3个,
中国瑶族博物馆(广东瑶族博物馆)坐落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示范区内,占地面积47.75亩,建筑面积14566㎡。陈列的主题为“瑶岭长歌”,分为远古寻踪、瑶山春秋、古韵流芳、神工能匠及瑶绣工坊。同时设有多功能演示厅、自治县六十周年成就展示厅、自治县城乡建设规划展示厅和两个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还设有会议室,接待厅等综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