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涞馨艺术博物馆分四个展区:◆ 中外经典电影、书画艺术厅——展厅收藏中外经典字画700多幅。◆ 中外经典电影书画艺术厅——展厅收藏中外经典字画700多幅。◆ 中西方百年电影发展史——陈列450多部8毫米、16毫米、35毫米电影胶片及电影器材等。◆ 古今近代电器发展史——展示古董500多件。
梁焕明是首个“端砚制作工艺”非遗传人,他是白石村梁氏砚雕世家传人。2012年,梁焕明在业界公开开堂收徒,将祖传雕砚技艺“阴阳双刀”正式传于外人,如今,他用自己的收藏品建了端砚艺术博物馆,希望以此助端砚事业发展。梁焕明的端砚作品构思巧妙,技法精湛,为人们所喜爱,为收藏者所追捧。肇庆端砚界设立首家私立博物馆在砚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它为进一步弘扬端砚文化,产生重要意义和明显的艺术特色。
文宝斋翡翠博物馆创办于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七日,创始人为廖氏家族玉雕(源于1870年)第四代传承人。博物馆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装帧古典优雅,风格美轮美奂,馆藏珍品,隽秀儒雅。以「公益·人文·艺术·研究·收藏」为五大宗旨,致力于展示中华玉器发展史、当代翡翠雕刻艺术以及开办「玉雕培训基地」等。
坐落于县城环城西路烈士陵园内,总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馆内常设陈列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史迹陈列》、《广宁农民运动陈列》和《广宁县古代文物陈列》。
黄岩洞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揭示了在粤西地区存在着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典型遗存,揭示了在西江流域地区,古人类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它的发现与研究,对确定南方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封开县博物馆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4平方米。展厅面积443平方米,设有固定展厅两个,流动展厅一个。馆内收藏文物近万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4件,二级保护文物75件,三级保护文物465件,馆藏文物具有“年代久远,时代连贯,种类齐备,典型性强”等特点,年代从十四万年前的峒中岩人一直到1950年,文物的典型性和时代的连贯性在广东省县级博物馆首屈一指,从馆藏文物中就能见证岭南文化发展的进程,是广东重要的考古科研基地。
1988年9月该馆由文化局迁往德庆学宫。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30平方米,德庆学宫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元大德元年(1297)重建,虽经历代修葺,但仍保留元代木构建筑的特色。该馆藏品共有3430件,多为本县出土文物。该馆陈列主要内容为德庆历史文物,分史前、周秦、西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个大部分。展品有512件,特别为本县出土文物居多。
怀集县博物馆分为老馆和新馆,怀集博物馆老馆位于怀集县怀城镇城中路。南、东倚风景秀丽的烈士陵园,西靠怀集体育场,北临横穿县城东西的城中路。怀集博物馆大楼是仿古城楼设计,楼高三层,是怀集县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怀集博物馆新馆位于县城西区登云路,新馆占地面积896平方米,建筑面积4862平方米。
四会市博物馆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主要分为展示区、库房区、办公区三大部分。现有文物藏品一千多件(套)。珍贵文物121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件(套),三级文物119件(套)。2012年,四会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常设展览有《四方来会——四会历史文化陈列》及《光荣一生 革命一生——彭泽民生平陈列展览》。
高要区博物馆是一座依山傍水,楼高四层水泥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其占地面积582.2563平方米,建筑面积1979.4123 平方米。其中文物库房面积100 平方米,有三个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另有修补室、标本室、工作室共一间。办公室三间,保安室一间,小型会议室一间。馆内有馆藏文物1000多件(套),其中有国家珍贵文物近300件(套)。藏品以陶瓷为主,还有历代钱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军使用过的武器、少量明清时期铜器、木器等。
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肇庆市包公文化园)是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该项目以原包公祠为基础扩建而成,占地面积66000多平方米,由包公祠、清心园、文化广场、仿古文化街和沿江景观平台五部分组成。于2014年5月动工建设,2015年5月27日建成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肇庆市博物馆是肇庆城区内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与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在阅江楼合署办公,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正科级公益性事业单位。馆下辖有梅庵、肇庆古城墙、阅江楼、崇禧塔、肇庆府学宫、丽谯楼、元魁塔等文物景点。馆内基本陈列展览有“砚都瑰宝”、“铁军独立一雄团”、“谢志峰藏古端砚展”、“六祖惠能生平故事陈列展”、“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利玛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