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馆舍原为县展览馆,1979年筹办革命纪念馆,同年10月开放。2001年筹办改单一纪念馆为综合博物馆,博物馆分为三厅一室即历史博物厅、革命斗争史纪念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就厅、名人室。馆舍占地5432平方米,建筑面积1692平方米,共陈列文物1243件(含复制品),其中革命文物219件。烈士纪念碑高12米,其中下面的方台高3.5米,主体纪念碑8.5米,上刻有“永垂不朽”四字,每年清明都有大量的人在此祭扫先烈。
红军标语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特色鲜明。共分三层,主要有序厅、6个展厅、贵宾室、多媒体室、会议室、办公用房、文物库房等。
李立三故居位于醴陵市阳三石街道立三村,系砖木结构的晚清民宅。1899年11月18日,李立三诞生于此。他很小就立下救国救民之志,在中学时即用“忧国子”的笔名,写文章发表救国主张。1919年,李立三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指示,1922年,李立三和刘少奇一起发动和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完全胜利,为中国工人运动史谱写了重要篇章。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州衙,始建于宋代中叶之末,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中共茶陵县委、茶陵县人民政府于2004年至2007年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旧址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975平方米,属典型徽派风格,其布局为:照壁、头门、仪门、牌坊、大堂、二堂、三堂、廨舍、内宅依次排列,两厢房舍一一对应。
攸县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即谭震林同志故居,位于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珍珠巷52号,紧邻县博物馆。朱红门,青灰瓦,风火山墙,始建于清道光1833年,原为县城兴贤堂,占地面积1384㎡,是县城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
醴陵市博物馆主场馆包括陶瓷博物馆和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醴陵纪念馆,藏品种类极为丰富,收藏了从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各类文物2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辅有花炮、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农具、民间工艺品等众多门类,包括古窑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近代红色革命文物、历史文化名人生前用品等各个类别,其中陶、瓷器的数量较大、种类较多,且器形大部分完整。
株洲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6月,国家首批二级博物馆。新馆位于株洲市4A级景区神农城内,总建筑面积20516㎡,包括四大主题陈列展厅与1个临时展厅。四大主题陈列分别为《五彩湘东—株洲自然地理展》、《神农遗韵—株洲历史文物展》、《湘东风物—株洲民俗文物展》、《翰墨撷英—株洲美术精品展》。馆内收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品类涉及古生物化石、青铜器、陶器、瓷器、金银器、玉器、漆木器、纸质文物等13类,其中,尤以恐龙化石、商周青铜器、宋元金银器、醴陵窑瓷器、工业文物等为特色。
湖南浏阳永和菊花石博物馆,据2024年2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300件/套,珍贵文物2(件/套)。占地面积约3600㎡,总建筑面积约1766㎡,共四层,一、二层为展厅,展厅分为溯菊、忆菊、赏菊、弘菊四个板块,三层为菊花石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