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位于洛阳人民东路1号华夏文博城5楼面积500㎡,研究教学场地200㎡,藏品数量400件套。以收藏民国时期洛阳出土墓志、碑刻拓片,民国时期洛阳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佛经拓片,民国时期金文、甲骨文拓片,中国高古陶瓷及各大窑口标本为主。
洛阳烟云涧青铜艺术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及相关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各个时期经典造型的青铜器复仿制品,现有藏品330件(套)。通过实物、图文等形式,详细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艺特点,全面展示了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砖雕是古代汉族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先民常通过砖雕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博物馆占地20余亩,馆内所藏秦代至现代砖雕作品,均是馆长杨顺彪从十几年前开始收藏的。目前,作品已达320件(套)。这些砖雕作品工艺精细、造型精美、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洛阳铲”因出自洛阳而得名。伴随着地下文物探秘应运而生的“洛阳铲”,在经历了发展、定型与创新之后,以其操作方便、经济实用、效率高、破坏性小等优点,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掘中屡建奇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洛阳石画艺术博物馆,前身为洛阳杨中有石画艺术馆。现有藏品300件(套),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石画艺术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馆长是中国石画艺术创始者、石画艺术家杨中有。该馆主要用于展示中国石画创始人杨中有先生创作的石画,并传播弘扬《老子》哲学思想。
平乐正骨第八代传人郭芫沅创办,旨在收藏保护平乐正骨文物,展示传播平乐正骨文化。以平乐正骨技艺展示和正骨文化为展示主题,展示平乐正骨历代传人使用、收藏的珍贵中医正骨相关文物和正骨技艺展示给世人,让社会公众走近平乐正骨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家以展示古代石刻与拓片为主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共3层600平方米,展览主题分为历代刻石拓片、元代至民国时期珍贵拓本、精选汉晋砖志,以及刻石印章和工具四部分。馆内收藏了自东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石刻及拓片360种、元代至民国时期的珍贵拓本20种、汉晋砖志35种、刻石印章140种。该馆还藏有不少功德碑,十余副石刻楹联也是该馆的一大特色。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而且能了解其背后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洛阳百年留声博物馆收藏20世纪以来各种留声机140台,1880年以来老唱片18000余张(筒),中外经典彩色黑白电影胶片12000余部,其中1978年以前的《新闻简报》电影拷贝近2000余部,它记录了我国从1880年到1990年一百多年的声音和影像历史。
洛阳无篱园石雕艺术博物馆位于佃庄镇工业集聚区,博物馆由馆长王荣立自行设计、施工,总投资600余万元,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经过数十年收藏,现有藏品504件,品种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陈设观赏和家庭实用的所有器形。整体设计吸收了苏州园林及徽派建筑风格。
洛阳胜利唐白瓷艺术博物馆,馆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与李屯路口。中国首家系统陈列展示唐代官窑白瓷的历史渊源、传统技艺、文物珍品、高仿复制和现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民营博物馆。
洛阳上阳宫文化博物馆是集保管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目前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主体馆位于上阳宫观风殿建筑组团内,由文物馆、珍宝馆及室外大型石刻文物展区等部分组成。
位于洛龙区学府街洛阳第一高级中学图书馆内,展厅总面积1200平方米。展馆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明清木雕展示,二是青铜器及古钱币展示,三是高古瓷器展示,现有展品及馆藏文物共52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