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馆由苍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矾山镇人民政府、温州矾矿等三家单位联合建设,于2012年6月8日开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该馆分为楼上楼下两个展厅,楼下展馆主要用于陈列矾山当地的民俗物品,楼上展厅主要通过图文展版、多媒体电视和模型再现等手段展示了矾山几百年历史变迁、浓郁的工业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博物馆为温州矾矿遗址申报世界工业遗产前期宣传、推介工作提供了重要场所。
馆址坐落在国家级4A旅游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碗窑村石壁脚。为了全面展示碗窑400多年的传统制碗烧瓷文化,传承古村落民俗文化、浙闽移民文化、浙南山地建筑文化和家族文化,由朱成堡主持发起,于2005年利用原朱氏古宅改建成的一家公益性博物馆。
本馆建于2006年,2007对外开放,共建面积1400平方,展厅700平方,全天候开放,共有国内、国外藏石2000余件。
创建于2009年9月,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净水村,占地总面积8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集展览、展示非遗衍生产品研发及社会实践及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展览主题:夹缬、蓝印花布及相关藏品。非遗衍生产品有:靛青染料、南板蓝根茶;蓝花布系列产品有:蓝夹缬、彩色夹缬、蓝印花布、传统蓝染家纺、服饰等。
自2012年7月创立,占地800余平方,拥有310余件展品,以服装服饰为主,清朝的辫子装,民国时期的中山装,解放时期的雷锋装,80年代的喇叭裤以及各民族的民俗装,银饰等等,全面诠释了悠久长远的服饰文化。
创建于2001年11月29日。全馆占地面积近1700平米,其中室内展馆面积650平米(二层)。前面朝南,侧门朝东,一楼3个展览厅、一个接待室、一个卫生间、一个储存室二楼2个展览厅、一个放映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办公室。馆藏图片1100多副,实物近200多件。其中有国防部特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赠送的“歼8E”战斗机和国家二级文物、曾参加朝鲜战争,两门由丹东中国抗美援朝纪念馆赠送的“三七”高炮格外珍贵。
筹建于2010年,收藏馆座落于瑞安沿江西路500号。收藏馆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其中展示厅面积350多平方米,现馆藏藏品共计3000多件,其中古老历代青铜镜300多件,古老越窑瓷器120多件,木雕玉器铜钱等杂项2600多件。特别是青铜镜自成系列,时间跨度从西周到晚清长达3000多年。铜镜正面用于妆容,背面则凝聚着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较好地呈现了中国青铜镜的发展史,也展示了青铜镜的迷人艺术和文化内涵。
为了纪念肇平垟的革命斗争历史,1989年由肇平垟党支部发起,通过群众自愿捐资、村集体投资和上级政府补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建造了肇平垟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肇平垟及瑞安东区革命斗争史迹图片展厅4个,设实物、文字资料展柜6个。另建有讲解(会议)厅、接待室各1座。
位于塘下镇南汇工区42~45号(塘下镇中兴南街35~43号),温瑞塘河西岸、陈傅良文化公园(原颖鹤公园)内。1997年由村二委发起,陈氏后裔捐助,是年秋奠基,来年竣工的陈傅良纪念馆,座西朝东、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二进二廊一天井为五间三层庭院式仿古建筑。门前青石牌坊矗立,牌坊后矗立着陈傅良的白玉石雕像,近水凉亭与长廊错落有致,环境优雅,有机融入千多年温州人民的母亲河“温瑞塘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风貌。
瑞安市叶茂钱收藏馆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是温州首家获政府正式发文批准的私人收藏馆,目前坐落于瑞安市公园路84号。主要收藏书画、陶瓷器、钱币、等。
展厅面积约200平米。 本馆以专项收藏锡器为特色,藏品最早有西周的锡戈,汉代锡车軎,及明、清代锡器为主。特别是瑞安名家吴恒吉作品(藏品)获过南洋劝业会(1910年在南京举办)金奖。本藏馆共有藏品1000多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约数十件/套(有十多件正在申报国家定级);组建有《润物锡无声——传统锡器匠艺文化展》;《锡福——传统锡器匠艺文化展》;《物以锡为贵——瓯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