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明清家俱展览
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由第六代非遗传人刘文涛老师创办,于2010年9月19日开馆,是中国首家专业性古兵器博物馆。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内设六个展馆和五个作坊。六个展馆以实物、
由昔阳县博物馆和昔阳宋金文化博物馆组成。昔阳县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建南路8号,坐东向西,由原大寨展览馆旧址改建而成。昔阳县博物馆共有藏品2014件,展厅由序厅和北展厅、南展厅三个展厅组成,陈列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500余件套,文献档案1000余件。 序厅中央立毛主席与陈永贵握手的巨型塑像。北展厅陈列在昔阳境内出土、征集的古代文物和近代文物,南展厅陈列昔阳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物。
前身是介休教育图书博物馆,由介休知事张赓麟于民国十年(1921年)创设于介休文庙明伦堂,抗战开始后停办。馆址设在介休县后土庙西侧院内,是一所兼有文物保护单位性质的综合类博物馆。现有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钱币、印章、玉器、竹木器、石刻、碑帖拓片等各类藏品5000余件,图书资料3000余册。198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介休市博物馆新馆于2013年9月底建成,建筑面积8858.3平方米,展厅面积2309平方米,库房面积523平方米,在山西省市(县)级博物馆中处于综合一流水平。
中国票号博物馆位于平遥县西大街日昇昌票号旧址,1995年10月18日建馆开放。日昇昌票号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票号博物馆占地面积1963 平方米,建筑面积2414平方米,三进院落,100余间房屋。
昭馀古城茶商文化旅游区,坐落在晋商故里、万里茶道的中心——祁县。中国辞书之祖《尔雅·释地》一篇,记载了先秦时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十个大泽,“昭馀祁”为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昭馀祁的由来,历经生息繁衍,昭馀古城已有1500多年的建城史。现今,昭馀古城文化旅游区已开放有“晋商文化博物馆”、“渠本翘故居”、“万里茶道博物馆”和“祁县宝藏馆”。
1980年在八路军总部大院,邓小平旧居,左权、罗瑞卿旧居的基础上成立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并对外开放。在编人员4人,共有工作人员102人。建筑面积93000平方米,陈展面积现有5556平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题词46幅。
平遥县博物馆座落在城内东大街路北,创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占地面积六千余平方米,主要建筑10余座。1998年开辟为平遥县博物馆。共有8个陈列室。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清虚观道教文化,平遥县域史文化,历代珍品陈列,是唯一全面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博物馆,也是平遥县最古老的一座道观,更是名人雅士观赏游览的胜地。前后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牌楼,山门,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玉皇阁。
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成立于1988年3月7日,寺院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汉化佛教寺院。寺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东部为经房。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一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伽蓝殿、土地殿、地藏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
榆社化石博物馆坐落于县城迎春南路27号,是一座综合类博物馆,它的前身是榆社县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始建于1983年7月,于2006年改为现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1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1600平方米。有各类馆藏文物2000余件、化石600余件。其中珍贵化石45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198件。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位于晋商文化旅游的中心区域,是以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由乔家大院“四堂一园”和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两部分组成。乔家大院作为晋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浓厚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是研 究古代民居的活标本。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的繁殖栖息地,是国家重点保 护野生植物野大豆的集中分布地,对于系统研究北方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年1月,博物馆从县城迁至杀虎口旅游区长城脚下的新馆内,经过专家的精心设计和工作人员的认真布展,于2006年5月重新开馆,更好的宣传了右玉县的历史文明。根据形式的发展和宣传的需要,展览的内容做了多次的调整和提升。目前,馆内设有序厅,历史厅,民俗厅,根石厅和碑廊五大展区,多方位介绍塞北右玉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风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博物馆占地近万平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