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沟村地处林州市东南部,是东姚镇下辖的一个纯山区村。南与鹤壁市交界,距林州市区35公里。西晋咸宁乙未年 ,一赵姓人家始迁此地,见沟里沟外全是石头,便称村名叫“石大沟”,至今已1700余年。2016年7月27日,石大沟村入选河南省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
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白泉村地处安阳林州市与辉县市交界处的太行深山区,距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地理位置偏僻。村里在户人口560余人,265人常住,四周环山,峰峦叠嶂,空气新鲜,植被茂密,交通闭塞,百姓生活住房、院墙、地板均是由石头材料制成,古香古色,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农业生产也是原始耕作。被称为“世外桃源”,数十年前村民们才开凿出一条山洞与外界沟通,房屋大多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战国时期的赵国代郡安阳邑,泥河湾盆地的“楼兰古城”。它保留了千年古城整体风貌,荒芜与繁荣中隐秘着古老的神秘,历史与现代中流淌着固有的传统。站在村外两侧高地,开阳村美景一览无余,是影友们非常喜欢的拍摄地。
西街村位于朱仙镇东南一隅,是传统的回族聚居地。据当地人介绍,早在北宋时期,有一部分回族先民已经到了东京附近,在此繁衍生息,并修建了一座清真寺。这个清真寺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在中国数百座清真寺中也算是独树一帜。西街村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和古民居23处,具有深厚的伊斯兰和地域文化特色。以清真寺为中心,西街村的京货街、铜坊街、西大街、老虎洞街、衙门街等历史街区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风貌,形成一纵三横的"丰"字形村镇框架。
明代建村时,小冶陶村原名北冶陶村,解放后改为小冶陶村。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法处旧址位于冶陶镇冶陶村,建筑占地面积120平方米。
梨园坪村位于林州太行大峡谷西侧,海拔1500米。在这里,你能看到层层梯田,以及山水之美。绿树下的石屋和石阶错落有致,穿梭其中,好似在世外桃源中游走。
北贾壁村距磁县县城约40公里,是太行山区一个典型的村落。全村由北向南成船形,船头向南。村内有板山、马鞍山、凤凰山、龙凤山等峰峦。为让这条“大船”稳固,村里在中部修有一座三节楼,三层均为船形,二、三层为木质结构,一层为青石结构,稳固大方,令人称道。三节楼旁旧时是一座龙王庙,庙前是一座古戏台。戏台初建于元末明初,坐南朝北两层结构,1963年重建,2011年再次重建,不过已不复见旧貌,只剩拆下来的石柱石礅堆在三节楼前,引来不少游人去辨识、想象当年模样。
水峪村位于鹿泉市区往南十几公里白鹿泉乡境内。水峪,顾名思义,就是有水的山谷。水峪村风景优美,在文人墨客笔下得到了“群山苍翠,岭峪起伏,泉生山间,四季长流”的赞誉。水峪村旁边的一条小河就是太平河的源头。只有在特别冷的时候河水才会封冻、断流,天气稍微暖和,潺潺的河水就会欢快地向着山下流去。河水滋润了山上的树木,也滋润了附近村民的生活。很多村民小时候都是在小河里玩耍、摸鱼,这条小河承载了村民们的许多童年记忆。
明代已有文史记载此村,村里有一棵唐槐、一棵300多岁古槐,目前仍枝繁叶茂,另有一棵百岁乌叶树。还有200多套保存较完整的民居,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套,均为四合院,正房与厢房多为二层,木质楼板,墙壁上神龛雕刻精美。
2014年11月17日,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梁家村位于井陉县天长镇内。地处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梁家村四面环山,旧有六垴(琳琅垴、柴胡垴、芝麻垴、阳平垴、场垴、高头垴)九嘴(九个山嘴拟喻九只鹦鹉嘴)绕山庄的说法,俗称“九嘴鹦垴”故名叫鹦垴山庄,先人定居后繁衍生息,人口逐増,而后改名梁家村,从建村至今有6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