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道沟村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乡,坐落于小虹螺山长城段南侧,在明朝时期称之为关内,村落建于沿山脉的夹道沟脚下而得名。盘道沟村是一个行政村,包括五个自然组,分为两部分。全村总面积9.5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7公顷。盘道沟北山组位于小虹螺山脚下,其余四个自然组居中在盘道沟村的部分。2016年塔山乡盘道沟村被评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袁桥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建村史已有将近600年,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列入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曾在这里设置兵工厂,目前村内现存一二九师兵工厂旧址十二处。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花驼村的红色历史,磁县有关部门对花驼村进行了修缮保护,与129师兵工遗址形成整体,成为爱国主义、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花驼村依山就势,与石为居,村庄古老,历史悠久,从该村整体规模看,花驼村以明清、民国传统建筑为主,建筑群占地面积2.2公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保存完好率85%以上。
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是500多年前的长岭村先人从山西迁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现存的长岭村古民居依山而建,分布得错落有致,目前被有关部门认定的传统建筑有40处,大都保存完好。
皇后村四面环山,南与任村的盘龙山搭界,北与三省交界处牛岭山搭界,东与赵所村搭界,西与山西平顺县的遮峪村搭界,是一处盆地式小村。唯一的出口就是一条常年干涸的河沟,路就修在河沟的北坡边,中间穿越红旗渠皇后沟渡槽,用战略的眼光看,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武安县志》记载,武安自西汉初置县,1998年撤县建市,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里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自古是平原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历史上的固义村里店铺林立,商业兴旺,西汉时期的武安县城――固镇古城坐落在该村东北面的2公里处,两千年的历史在这个小小山村留下了许多往日繁荣的痕迹。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固义傩戏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在这里流传并延续。
移村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部塬区照金红色旅游景区沿线,距小丘镇政府南2公里,距陕甘边照金革命圣地仅20余公里,是前往照金红色旅游景区的必经之路。耀旬路、移三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2015年被评为铜川市乡村旅游示范村,2018年被省住建厅、环保厅、农业厅评为“2017年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019年入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喊沙村位于瑞丽市勐卯镇,在瑞丽市西部,距瑞丽城区约7公里。瑞丽傣族孔雀舞被列入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喊沙村正是瑞丽傣族孔雀舞的传播和传承地。这里拥有民族织锦、工艺首饰加工作坊,并开办有傣族孔雀舞培训班。有别具一格的喊沙傣族奘寺、典型的傣民族特色民居和宜人的田园风光,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傣族自然村。2008年10月,被列为首批云南乡村旅游特色村。
后车古村属于金溪县左坊镇,地处金溪最南端,在金溪县与南城县交界处,在左坊镇南部9公里处,距县城20公里,距206国道500米,在古代是金溪至福建的必经之地,素为交通要道。北宋时期曾在此设置驿站,东南接,南城县沙洲镇,北接清江村,西连许家村,地理位置优越,古村坐西向东,有水泥路连通至206国道,有一座古石桥,一座水泥桥
清凉山村,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磊口乡。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南留庄村的建筑比较考究,是典型的北方民居代表性建筑,大都为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数量也多,不仅有民宅,还有文武学堂、戏楼、庙宇、店铺、碾房等。这其中最著名也最独特的要数“门家九连环”宅院了。
裴城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3.8公里。原名洄曲,因唐朝名相裴度曾驻村而改名。2013年12月14日,裴城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首批名录。裴城村商业繁盛,有清朝乾隆年间的彭家高院、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