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桥村内尚存的历史古迹有毓庆堂、瑞竹堂、时中堂、进笏堂、爱新堂、世德堂、进士第、科甲第等古建筑群,毓庆堂内还保存着嘉靖帝手书、严嵩手书的原制匾额等文物,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村中古建筑大多建与明清,错落有致‘宛如迷宫,古砖与青苔相称颜色分明,可惜很多由于无人居住破败不堪,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现已认定为文物进行保护。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东岭后村也是豫北平原进出太行山区的必经通道,千年古道、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便是从东岭后村穿村而过。据了解,这里曾是豫晋通衢的驿站,为两省之间往来的商客提供服务。因来往商客较多,久而久之,这里由驿站逐渐形成村落。目前,村中现存有嘉庆年间的古戏楼、古庙,以及咸丰年间立的禁赌碑,明清古民居40余座。
老街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上允镇上允村下辖组,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赵窑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赵窑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周村位于高平市西南,距马村镇区约5公里,南与晋城大阳镇搭界,西邻沁水,交通便利。历史上曾经叫做周纂镇,传说周朝武将杨纂在此镇守因其治理有方而得名。大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历经宋明清时期,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地方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何家冲传统村落位于商城县长竹园乡张花店村,距县45城公里,距乡政府6.5公里。坐落于何家冲大峡谷之中,四周环山,一条清涧穿流而过。村落始建于明嘉靖初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何氏在村落内为主要姓氏,曾有一何氏人士就任于翰林院钦点庶吉士取翰林院现任二等编修,居大明内阁辅臣重职,晚年获御“玉杖双辉”匾牌。传统习俗、礼仪传承较好,传统小吃、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名人轶事、传统节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旧新堡村位于张兰镇东南,与平遥交界,地处丘陵,毗邻南贾村、新堡村。村民大多以种地为生,粮食以玉米、黄豆、冬小麦为主,蔬菜以胡萝卜和白菜为主。
杨庄乡仪封村处伏牛山东麓西平县和遂平县交界处,距西平县城25公里,东北邻345国道,位于洪河支流万泉河东岸,早在3000多年前,已形成集镇。镇西侧万泉河上的石桥崇圣桥为春秋战国时蔡国至叶国的交通要道。
大里村,地处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严桥镇北部,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南阁村位于乐清市仙溪镇,村范围面积43.42公顷,仍保持传统风貌的村落面积16.59公顷,历史建筑面积占地9.52公顷,新建筑少于30℅。九曲溪沿桂花街北侧由西向东而过,桂花街南侧为90年代新建筑较多的新村,牌坊街为古村落。历史建成与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和原有功能。商业街的业态有所变化,村落外有少量新建居住点,村中新建2-4层,砖混平顶建筑,对传统风貌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