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深井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于邹城市西南22公里,石墙镇政府驻地东南8.4公里,济枣公路东侧。村庄呈长方形,主街东西向,地处丘陵区。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郑姓由山西红洪桐县迁此定居,原名东山堡子。位于现村东500米处,后迁西于现址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在村中挖一水井,深27.3米,故该村名为深井,后为区别与西井和南井,因村居东,改村名为东深井。
杨林村位于大熊山森林公园内,位于徐庄镇南部,南与禹州市交界。杨林村落内传统建筑面积13568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院落105个,现存房屋316余栋。村落周边
前峪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列入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裴城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3.8公里。原名洄曲,因唐朝名相裴度曾驻村而改名。2013年12月14日,裴城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首批名录。裴城村商业繁盛,有清朝乾隆年间的彭家高院、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等等。
张店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汉留侯张良的故里。张店村村史馆保存有从张店村出土的汉代石碑,记载着诸葛亮拜谒张良祖庙的史证。村史馆以文字、图片形式,详细记载了张店村2000多年的发展沿革,系统展示了张店村历代文化名人、村史乡贤的文化印记,全景呈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村庄天翻地覆的面貌变迁。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横路村,隶属于金华市磐安县胡宅乡,该村历来有澄溪岭下第一村之称,其一是地理位置所定;其二是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是磐、新人民交往必经之道。横路村是周姓家族聚居地。据《玉峰周氏宗谱》记载,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第九世周若泗始迁横路。现存最早古民居建于明代,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形成老村居住格局。该村乌石遍地,酷似乌金,无论走到哪里俯仰皆是,素以乌石街、乌石古民居而闻名遐迩。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1月,入选2018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溪南古村隶属普宁梅塘镇。因村落置建于榕江南岸,故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溪南古村以全族的总祠堂追远堂为核心,建有十祠堂五公厅前水楼后方城十八座下山虎,形成一座以血缘为依存的古村落。如今村里拥有保存良好的祠堂、公厅、庙宇、传统民居等历史风貌建筑。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册井村位于沙河市西南部,距市区32.5公里,坐落在太行山东麓浅山区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上,它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和河川盆地为主。村里人用“山绕三圈(zao),水绕两河”来概括。它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册井位于中间盆地的最高处。册井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历来是沙河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是里、社、区、乡的驻地。
两岔河村,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两岔河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桃叶坡村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形状犹如桃树叶子,空间格局清晰完整,以上阁观音庙和下阁真武庙作为村内出行大门,村南山上为大片梯田,村西马鞍山是阳泉市境内唯一一处死火山。桃叶坡村保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古碑、古匾、古井、古树等,其中王氏祠堂为平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流传有彩面塑、剪纸等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