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隗村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大隗镇。大隗村历史遗迹和遗产丰富,尤以城寨、庙宇和院落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全村传统建筑物占村建筑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明清时期刘家大院、孟家大院等10余处四合院,有卓君庙、文昌阁、祖师庙等14处庙宇,以及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密国城遗址。2023年3月,大隗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苏坟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茨芭镇,三苏园文物景区位于该村,郏县三苏园文物景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葬地。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苏羊村,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下辖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苏羊村内苏羊遗址,1986年被评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苏羊村申报国家传统村落成功。2019年10月7日,苏羊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宁屯历史悠久,自元代就设有“捻站”,清初设立富宁“驿站”,是齐齐哈尔城通往黑龙江城(瑷珲城)的驿站之一。富宁屯--多民族文化相融共生的“活标本”。在这个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富宁屯,各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共同生活,文化相互融合,团结和谐、和睦相处,形成了综合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的村屯,对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共生的“活标本”。
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杨庄乡仪封村处伏牛山东麓西平县和遂平县交界处,距西平县城25公里,东北邻345国道,位于洪河支流万泉河东岸,早在3000多年前,已形成集镇。镇西侧万泉河上的石桥崇圣桥为春秋战国时蔡国至叶国的交通要道。
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周村位于高平市西南,距马村镇区约5公里,南与晋城大阳镇搭界,西邻沁水,交通便利。历史上曾经叫做周纂镇,传说周朝武将杨纂在此镇守因其治理有方而得名。大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历经宋明清时期,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地方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横路村,隶属于金华市磐安县胡宅乡,该村历来有澄溪岭下第一村之称,其一是地理位置所定;其二是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是磐、新人民交往必经之道。横路村是周姓家族聚居地。据《玉峰周氏宗谱》记载,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第九世周若泗始迁横路。现存最早古民居建于明代,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形成老村居住格局。该村乌石遍地,酷似乌金,无论走到哪里俯仰皆是,素以乌石街、乌石古民居而闻名遐迩。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1月,入选2018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竹洞村位于聂都乡西南部,北邻夹州村,南与广东仁化县交界,是少数民族畲族村。2016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琴江满族村是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下辖村,距长乐区城区4公里,闽江口15公里。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清雍正六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