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两岔河村,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两岔河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前峪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列入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高思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有“蕉岭长寿村”之美誉。地形奇特,像一口锅,村中保留着多座特色客家民居,还有一片片梯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纯朴,被网友誉为“世外桃源”,景观纯美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主要有古楼、古桥、古街等,古楼中有十二座明清建筑的楼堂,分别为敬铭堂,笃敬楼、创修楼、铭心楼、迪光楼、联新居、深造之舍、笃庆楼、裕榕楼、添庆堂、瓒绪堂、惕承居等。
曲村,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距三门峡市区24公里,村域面积2.87平方公里。曲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处于黄土塬地带,村落内有大量的地坑院,呈星罗棋布式分布状态。曲村为明朝时曲姓为了逃避战乱而建,建成后未有村落迁移历史。曲村村内有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和分陕石等文物古迹。村内流传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坑院营造技艺。
白雾村位于会泽县娜姑镇,距离会泽古城20.2公里,自驾行程约40分钟即可到达,白雾村被誉为“中国万里京运第一村”,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古迹众多,娜姑镇绝大部分古建筑均集中于此,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达3000余户。明清时期的白雾村十分繁华,各省前来押运、采购铜的官员特使、商人等常驻于此,并建起了会馆、 祠堂、庙宇等10余座,商号150余家。这个村仍然保持着古老淳朴,山峦叠翠,古韵幽幽的风貌。
朱砂村是黄坳乡一个边界村,处于海拔1775米的九龙山下,与武宁、奉新、靖安交界,四面环山,处于盆地中央。朱砂村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村里保存下来的老屋大多建于明末至民国初,历史最久远的完工于1785年,最少的距今也有上百年历史,是修水县保留较完整的古村落。
关麓村(Guan lu),属安徽省黟县碧阳镇管辖,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还因这里古称“堑下”,地势非常隐蔽,此地建村可免战乱侵扰,俗称“官路下”。2020年2月27日,关麓村入选2019年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琴江满族村是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下辖村,距长乐区城区4公里,闽江口15公里。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清雍正六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
英溪村始建于唐朝末期,金氏由愧里(今浮梁镇)迁羊九源(村废),再迁此地。英溪村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村靠大英岭和英凤山,村前又有小溪潺潺流过,所以得名英溪。另一种说法带有村人美好愿望:英溪村中间有狮子形状龙脉(即山),狮头上有几个小山包,像“王”字。王者,即英雄豪杰,村前溪水源远流长,川流不息,取名叫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