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古村位于惠州博罗县龙华镇,面临东江,左牵沙河,右依太平山,背靠罗浮山,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多为砖瓦房结构,是明清时期的岭南古村落建筑群。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被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罗浮第一古村".还有一条“嫁女路”很闻名。
元末明初,格局成曲尺形构成。民居店铺,皆临江枕流。由西向东,沿泗泾塘北岸形成沿河街道。又沿张泾两岸筑居设摊,民居店铺沿张泾聚集,形成两岸南北街道,以傍东田禅院市面尤为繁荣。随着居民商店延伸发展,形成石驳岸河埠。枕河人家、挨户都筑水桥,自备船只泊驳岸下、水桥边。现今集中在泗泾塘的下塘街及中市桥南岸一带,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集的河街格局和部分传统建筑。
革新村阡陌纵横、水网密集,村域内农田、林木与古镇村落交相呼应,名宅故居、传统街巷、古桥和河道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特征。革新村内的召稼楼古镇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堪称上海农耕文化的发祥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革新村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主要历史建筑有梅园、奚氏宁俭堂宅院、赵元昌商号宅院等。2012年12月17日,革新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河南安阳林州市石板岩镇贤麻沟村,是一座淹没在太行山褶皱里的村子,平均海拔1000多米,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因而古村落选址、布局及营建极为讲究。目前古村落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风貌,古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6组共60余幢,窑洞、传统民居千余间。窑上建窑、院中修院、窑窑相通、院院相连,是夏门古村落建筑环境的一大特色。加之诸多造型雄浑、雕饰精湛的庙宇、祠堂、牌坊、店铺等,共同构成一个城堡式的古建筑群。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7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示名单。2020年8月26日,高家台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固新村,一个古老的小村庄,至今还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由于近代时局动荡,战乱频繁,固新古村的建筑和布局也显示出很强的防御性。村四周建有围墙,东西南北各建有拱券门楼,类似于四大城门,早开晚闭,防卫森严。据村里老人回忆,东券门原本是华丽的,拱券之上建有神殿,飞檐斗拱,檐角挂有铁铸的小铃,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因而也被人们称作“铃儿券”。如今东券门已被损毁,悦耳的铃声也飘散在岁月的风尘中,寻也寻不到了。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东水村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都里乡东水村,始建于明代洪武21年(公元1368年),杨氏六老应召从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老槐树下迁至河南彰德府东水村。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列入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游殿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该村现存有九连洞地坑院、地下街坊、月亮湾、玉皇阁、文昌阁等历史景观,可供游人观赏。于2016年光荣上榜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11月17日,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又称鸡鸣山驿。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鸡鸣驿是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村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现在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