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鲤鱼的古村落。里峪村位于太行山东部山区,属于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管辖,当地气候四季分明,属于山地,年降水量较少,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动物较少,多年来没有灾害。村落面积200亩,古民居集中连片,在当地的规模较大。
韩口村位于辉县市西北部3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隶属辉县市黄水乡,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00亩,由东韩口、西韩口、黄花园、瓦泽沟、冶场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50户,510口人,常住人口209人。村落空间布局的显著特征是依山就势,与环境相和谐形成一种灵活、无序、自由的分布方式,从而构成“人-村落-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该村生态资源完好,山体完整,古朴的农家村落完整,森林覆盖率达90%,整年呈现蓝天白云,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开展乡村旅游。
永春岵山铺下村位于岵山镇的东南面,是岵山镇的平原村,村域面积5.67平方公里。村落整体风貌为宗教朝圣地南林山、大石垒成的古寨城、闽南古厝、田园风光、古树园林、小桥流水相交错而成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村落。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米西村,隶属于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这里有山、有水、有古建,还有悠久的长平之战历史。冬日的大粮山,偶见残雪未融。两千多年前,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个山头,这里流传着廉颇屯粮抗秦的英勇典故。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禹州市花石镇白北村,关云长东岭关旧址就在此。有碑文叙述了当年关公过关斩杀孔秀的历史故事。古村杨家大院闻名遐迩,建于明末清初,占地86000平方米,系砖石结构。原格局有花园两个,楼房近百座,分布于白沙街中段两侧。村里还建有灌夫祠,灌夫是汉代的中郎将,因立有战功,被封在禹州。另有东汉书法家蔡邕的墓地。以及数量可观的宋代以至上溯到汉唐时期的古墓群。
赖安村,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赖坊乡。2012年12月17日,成为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双庙村,因村顶上的佛爷庙和下面的菩萨庙两座庙宇而得名。始建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太行深处一座典型的石头村落,整座村子的建筑用石头建成,石头垒的墙、石板筑的房顶,还有石桌、石凳以及连接各个民居的青石步道等。
黄家塝村,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黄家塝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安沟村隶属于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位于徐庄镇西南部,紧邻登徐线,距离镇政府驻地约6公里,全村6个村民组,469户,1498口人,村域面积约7.9平方公里。北靠祁沟村,南望杨林村,西接白坪乡,东邻孙桥村,这里群山环抱、沟谷幽深、峰峦重叠。村内有凤凰山寨、南山寨、北山寨,自明朝朱元璋在此建寨练兵开始,后期有记载皮定均也在此屯兵拉练。村落沿山沟自然分布,满眼望去,层层梯田,错落分布的农家,蔚是壮观。
洼口村的始建年代在明代,地处嵩县、伊川两县交界,是王楼村的一个自然村。相较于其它几座国家级传统村落,洼口村更是鲜为人知。村子内现存清代、民国时期传统建筑10座,包括杜智居社、杜战胜居社、杜建生居社等。2019年,王楼村洼口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西原村位于韩城市区东北15公里,东与大池捻村为邻,西依梁山,南与东西贾村毗连,北和曹家山、马庄村接壤。南北长3300米,东西宽3520米,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向黄河倾斜。2018年5月,西原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西原是个古老村落,现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有:元代玉皇后土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戏楼、三义庙、玄帝庙、温神庙、明清时期的洞楼、看家楼和民居四合院。自然景观有:古震遗址、石门峡。
漏子头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境内.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黄华神苑景区、林州红旗渠、太行平湖(南谷洞水库)、林州冰冰背、林州大峡谷、安阳万泉湖、林州云峰寺等景点景区,拥有林州方言、龙头山传说、小推车、林州春节习俗、农村十月嫁娶天、林州鲁班庙、林县民间婚事等民俗文化,拥有山楂、林州果中宝——山楂、林县大烩菜、林州花椒、林州中州国际饭店、林州临淇小磨香油、林州山楂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