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山贾家古村是中国生态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江南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集元、明、清于一村,融儒、释、道于一体的千年生态古村。贾家古村地处江南却兼具北方风格,现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300余幢,其中有堂号的房屋达119幢,明清建筑140多幢,有“江南古村望畲山”之说。古村立于畲山山麓的“凹”形处,似金盆落地,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八处关门把古村分设为“关内”和“关外”,7所书院错落有致地插置其中,12处寺庙、道观分布在村庄周围;村外阡陌纵横,生态园田掩映在绿树丛中,各种鸟儿嘻戏其间;村南立有象征畲山贾村文化兴旺发达的七级玉塔;村北的稳泉湖(温泉)、芦泉湖环村交汇于千年古石桥,悠悠注入肖江,涌向赣江。古村与村内的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融合成独具特色的畲山贾村地域文化,配以绿色生态园林,组成江南小桥流水古诗画,形成现代人追寻古朴田园生活的理想休闲胜地。
汝州市蟒川镇半扎村,又名半扎万泉寨,距汝州城南约17公里,公路四通八达,分为半西、半东两个行政村。据考证,300多年前,半扎一代曾是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后来四棵树、安定乡、薛家店、董家村等几个村庄的人迁居于此。随着丝绸古道骆驼商队的逐步发展,在宛洛大道上,南阳到洛阳是直通的两个驿站,是来往传递信息的交接点,半扎在两站之间,又是条件优越的必经之路。过路的公差和骆驼商队,都要在此休息食宿,因这里不是驿站,而是半途驻歇,故称半扎。半扎人引以为豪的是万泉河和年代久远的文昌阁、关帝庙、陕山会馆、戴公馆、龙嘴、乐楼及长达4.5公里的高大石寨。2014年11月7日,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