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成都作为蜀郡郡治,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繁荣,“列备五都”,物产丰饶,世称“天府”。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三分天下”格局形成。两晋南北朝时期,成都是丝绸之路“河南道”的起点,在亚欧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居重要地位。
成都博物馆先秦厅位于展馆二楼,是整个通史陈列的第一部分。展厅内容以先秦时期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古城址群,约当夏商周时期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战国时期的商业街船棺葬、巴蜀图语等为内容重点,通过240余件精品文物集中表现先秦时古蜀文明的瑰丽神奇。同时,展厅内合理利用了场景复原、沙盘模型、多媒体等展陈形式,生动形象的向观众介绍了古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探寻老一辈革命家红色航海之旅的足迹,展现中国造船工业腾飞辉煌,彰显当代中国海军大国重器风采,解密中国航运强国巨变。本次展览分为海员丹心铸海魂、船行万里通寰宇、人民海军驶重洋、根与绿叶共命运、圆梦中华五个单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生日献礼,焦作市博物馆一楼陈列改造项目“巧手赋新生——焦作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展”,现已布展完毕,6月22日起开始试运行。
焦裕禄,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是什么原因使他能够穿越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依然赢得亿万人民的崇敬?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县委书记的事迹,历经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岁月转换,依然烙下不朽的精神年轮?本次展览以百余件焦裕禄文物为依托,结合图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焦裕禄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期待广大干部群众在走近焦裕禄这个伟大灵魂的时候,能感受到他投向我们这个时代的灼热目光。
该展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学生书法协会主办,依托学校《书法与篆刻创作》课程,以清华大学110年校庆为契机,面向全校同学征集书法作品。经过评审,该作品展共收录120多件学生书法与篆刻作品,展现了清华学子的笔情墨意。
本次展览甄选出的300幅作品,把牛的各种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把责任抗在肩上,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三牛精神”。
本次在这里展出的作品,是以“写经人”自称的书法家黄秋原先生多年创作的总结,其中包括有许多新时代的创作性尝试。夺人心目、容七万字于一纸的大幅作品《妙法莲华》就是这方面代表。无论这些作品是于何处完成,在文化上,都天然具备着敦煌的属性。可以说,是敦煌的。本次展览,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回归敦煌、致敬敦煌的态度,也是古老写经文明在当代环境下的再表达,必将成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创新辉煌过程中的一桩盛事。
本次展览展示有我国著名纺织品考古保护与研究学者王㐨先生生前从事考古纺织品处理和保护方面的20余件珍贵资料,包括绞缬复原样片和绞缬工艺示意图稿、古代服饰人物水粉画、王㐨发明的丝网机、研磨矿物颜料朱砂的白瓷研钵等,同时还展示考古现场快速检测丝蛋白的免疫层析试纸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等重大纺织考古出土报告、研究论著等文献,观众也可在展区现场查阅相关专著和期刊。
本次展览分为传承与创意两个部分,传承类作品以红船、花鸟、人物、山水等为题材,既展现当代江南织绣的技艺与风貌,也体现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创意类作品则巧妙运用吉祥纹样、园林、水乡等元素,以丝绸为载体将江南文化融入生活,以创意诉说艺术工作者的炙热情怀。
该展览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市档案馆协办,天津博物馆承办。展览分为“开天辟地”“奠基立业”“富国裕民”“复兴伟业”四个部分,通过千余件文物展品、文献史料、图片视频,全景展示了天津这座革命的、英雄的城市在百年党史中留下的弥足珍贵的革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