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上桃花红——明清时期徽州女性文物展

明清时期的徽州女性,一如江畔桃花,随静水流深,默默绽放,虽然备受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宗族制度的束缚,她们依然坚忍挺秀,以柔弱肩膀支撑起徽州社会的半边天,成为中国女性史上自强不息、仁爱孝悌的生动见证。徽州女性,在闺阁中吟诗作画、女红刺绣,为马头墙下的居屋增添无限柔情;在家庭中勤俭持重、孝老育幼,日复一日维系着社会的和谐有序;在宗族中扶贫助赈、恤寡抚孤,凭一己才智与无私奉献,参与创造辉煌灿烂的徽州文化。

展览分为“ 灼灼其华:闺阁▪才媛”“桃李争妍:女红▪妆饰”“宜室宜家:婚姻▪家庭”“下自成蹊:社会▪典范”四个部分,遴选展品160余件套,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向观众展示明清时期徽州女性从闺阁到婚姻,从家庭到社会的种种生活状态,提炼女性精神之精髓:她们的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崇文重教,追求家庭和谐美满等优秀品质和精神,放置在我们新时代的发展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展览不仅以女性的视角去讲述女性故事,力图打破人们传统思想中对女性的固有成见,更是想要引导观众关注女性生活,关注新安江文化,以传播优秀地域文化和弘扬传承中华美德为最终目的。

一、展览筹备:汇集多家馆藏精品

《新安江上桃花红:明清时期徽州女性文物展》从最初女性主题的提出,到大纲的撰写、完成2次专家论证会,再到实施开展,前后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50余版的大纲文本,终于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以“徽州”“女性”为主题,在展品的选择上我们亦精挑细选,除了100余件馆藏珍品,也与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歙县博物馆、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徽派雕刻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合作,外借展品60余件套,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为展览提供了相关书画的高清图片,黄山汪徽州先生亦为我们提供了其珍藏。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充实了展览的内容,也确保了我们呈现给观众的,一定是精益求精的观展体验。

二、展览创新:女性形象的“破”与“立”

徽州女性在多数人心中的形象,或是无名氏——被徽商的盛名遮盖而被掩埋在历史中,或是留守女——一座座贞节牌坊为她们留下无数悲惨凄凉的故事。实际上明清时期的徽州女性,她们所代表的女性文化,本身亦是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传统,她们孝顺公婆、相夫教子、精于女红;论坚持,她们将人生的大半献给了等待,一座座贞节牌坊和女祠证明了她们的血和泪;论才能,她们聪慧灵巧,徽州才媛群轰动一时,在全省全国都广留美名;论服务社会,丈夫远行的她们撑起了家庭乃至家族的半边天,助饱助赈、抚孤恤贫,将大爱洒向人间。我们在打破人们传统观念的同时,亦想将这种美丽温婉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徽州女性精神的精髓,“立”在观众的心中。

三、传播目的:徽州文化与女性文化

新安江上桃花,程朱阙里人家。我们以“桃花”来比喻徽州女性,“桃花”在展览中不仅表现了一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好意境,更代表了徽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女性文化。我们在展览中重现明清时期徽州社会繁盛的同时,更着力于传播优秀传统地域文化;我们展示女性生活,也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向观众弘扬徽州女性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家风家德、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的教育传统以及仁爱孝悌、和谐美满的人文精神,号召新时代的女性积极地继承和弘扬这种优秀的家风家德;我们将这些被历史长河所筛选后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被忽略的地域优秀女性文化,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传播到所有爱安徽爱家乡的人们心中。

部分展品

1.黑漆嵌螺钿麒麟送子纹首饰盒

清(1636年-1912年)安徽博物院藏

漆盒以黑漆为地,嵌白色厚螺钿纹饰,黑白分明,清新淡雅。盖面镶嵌麒麟送子图,彰显徽州女性祈求子嗣的心愿。

2.绣花扇套

清(1636年-1912年)安徽博物院藏

3.绣花镜帘

清(1636年-1912年)安徽博物院藏

4.吴眉 秋江独钓图

清(1636-1912)安徽博物院

吴眉,字眉生,明末歙县人。诗词婉畅,书体遒媚,善画竹石墨花,有“女博士”之称,著《萍草》等集。该画出入倪、黄,荒寒淡远,充满明末文人画清幽简逸之意。

5. 翡翠镯

清(1636年-1912年)安徽博物院藏

6. 金如意簪

清(1636年-1912年)安徽博物院藏

7. 朱漆绘如意花卉纹果盒

明(1368年―1644年)安徽博物院藏

徽州自古生产天然生漆,漆料充足,漆器工艺发达。女子妆奁中常见漆杯盘、盒箱、屏风等生活器具,镶嵌彩画,喜庆精致。

8. 黑漆竹编彩绘人物长方倭角果盒

明(1368年―1644年)安徽博物院藏

竹编漆器是徽州漆器中最具特色的一类,兼具竹编与髹漆二艺之长,以竹编和木为胎,髹漆彩画,使得器物既有竹编的轻巧细丽,又带有漆器的华丽美观、坚固耐用等特点,极富艺术魅力。

9. 余珪 妇孺嬉戏图

清(1636年-1912年)安徽博物院藏

10. 银镶翡翠宝石花形饰

清(1636-1912)安徽博物院

扇套,用于收纳、保护折扇。整体呈倒梯形扁筒状,如意云头,分别绣有花、鸟、鹤、孔雀等吉祥纹样,顶端设有翻盖或系有挂绳,用于悬挂在腰间。

转载来源:安徽博物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