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绽金陵 礼赞百年——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

丨展览名称 丨梅绽金陵 礼赞百年——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

丨展览时间丨2021.4.30~2022.1.10

丨展览地点丨江宁织造博物馆

1916年1月,梅兰芳创演的古装新戏“黛玉葬花”首演。全剧词曲清丽,一经推出,迅即吸引了广大观众,成为梅兰芳早期最富盛誉的剧目之一。梅兰芳饰演的清新高洁的林黛玉形象至今仍然为人称道。

江宁织造博物馆就藏有一幅刊行于1927年的招贴画,向人们讲述着梅先生与《红楼梦》的往事。

《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展品 

江宁织造博物馆  藏梅兰芳“黛玉葬花”招贴画

梅先生的“黛玉葬花”将《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及二十七回的两段故事合而为一创编而成——

黛玉见大观园中花儿委落尘埃,于是荷锄葬花。归途中遇到正在园中偷看《西厢记》的宝玉,两人共读西厢、葬花后黛玉独归,听到梨香院中传来《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曲调,更加伤感落寞……

《牡丹亭》《西厢记》唤起了宝玉和黛玉的青春觉醒,打开了他们蕴藏着爱情的心扉。

《红楼梦》如上述将剧情与戏曲紧密结合的段落还有很多,著名红学家、戏曲史专家徐扶明说,《红楼梦》如此善于向古典戏曲借鉴,正是“开生面,立新场”,打破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

《红楼梦》中写到的戏曲,大多不是一笔带过,而是全书情节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戏曲在书中,不仅预示人物命运、点染环境氛围,还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图片

《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展品 

江宁织造博物馆  藏《红楼梦传奇》

甚至,曹雪芹还借剧中人之口,道出了自己家族与戏曲的独特渊源——

(贾母)指湘云道:“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众人都道:“这更难得了。”

图片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贾母提到的《西厢记》《玉簪记》皆为传统传世名剧,独有《续琵琶》竟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作品。该剧现在还是北方昆曲剧院的常演剧目,曹雪芹以这样的隐笔致敬祖父,可见曹寅对戏曲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创作。

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与《红楼梦》有着怎样的渊源?《红楼梦》和戏曲还有着怎样的故事?《红楼梦》中上演过哪些戏曲?如今的戏曲界哪些名家曾经演过“红楼戏”?

图文转载来源:江宁织造博物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