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迹—芮国文物精华展

展期:2021.5.18-2021.7.25

展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

芮国,周初受封,历西周、春秋早期,后在诸侯争霸中被秦灭,存国近400年。然而,史书的寥寥记载、零星散布的铜器,让芮国湮没在历史深处,尘封数千年。2004年,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出土的几件带“芮”铭青铜器,使芮国空白的西周中期历史显现出一角;2005年,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数以万计的芮国遗物横空出世,春秋之芮重回世间;2018年,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展示出芮国晚期的鼎盛辉煌。芮国的面貌在一次次“追迹”中越来越清晰。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追迹——芮国文物精华展”自陕西跨河而来,重返芮国故地,为您呈现最完整、最精彩的芮国。

第一单元 揭秘芮国

武王克商,建立西周,大封诸侯,姬姓芮国初建。文献记载,寥寥数笔;零星铜器,偶有散落;惜吉光片羽,未能全见。物换星移,2005年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揭开神秘面纱,古芮首次面世;2017年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芮国后期历史得以完整。西周中期的芮国,史籍失载,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有“芮”铭铜器出土,可补一缺。

第二单元 器以藏礼

“礼”是周代社会的核心和基本特征,基本功能是“分”,即“等贵贱、别尊卑”。祭祀、朝聘、宴飨时,具体表现为礼器制度。周人重食,礼器以鼎簋为核心,《周礼》记载,礼仪活动中,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两簋、下士一鼎一簋等。

刘家洼墓地的七鼎、五鼎、三鼎、一鼎墓等,与身份等级相称;礼器中鼎数量最多,重食特点鲜明;食器、酒器、水器的器物组合,非常符合周代礼制。

第三单元 钟磬和鸣

周公制礼作乐,钟鸣鼎食对应金石之乐。乐器以青铜编钟和石质编磬为基本组合,王公贵族宴飨时,乐人击钟,列鼎而食,足显奢华与荣耀。刘家洼出土的乐器是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墓地出土了诸多礼乐重器,如编甬钟、编钮钟、编镈、编磬和钲等;并且有些发现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如首次发现山字形磬,最早实物之一的钲等。这些大量乐器,均发掘自三座大墓1号、2号、3号墓中。据考古队推测,1号、2号墓为国君墓,3号墓可能为2号国君的夫人墓。

第四单元 金玉璀璨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象征德行操守,同时是礼制载体,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金器被视为财富象征和华贵标志,在夏商时期已发现金饰。刘家洼出土的玉器、金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礼仪玉和装饰玉均有出土,其中两折角雕饰立人的玉琮较为罕见。金器极具特色,包括金首铜鐏权杖、虎形牌饰、牛首衔环饰、螺旋形金耳环等,带有典型草原文化特征,其中金权杖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金质权杖首。金玉璀璨的背后,是文化交流、族群互动与交融的历史。

第五单元 金戈铁马

周代,车马制度趋于完善,《周礼》规定,天子驾六,诸侯四,大夫三,士二。东周时期,诸侯争霸,马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作战工具。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类兵器发展迅速,种类、形制日渐丰富。

刘家洼墓地陪葬的车马器、兵器数量众多,大墓附近设有专门的车马坑。兵器中铜柄铁刃剑最为珍贵,铁刃经检测为人工冶炼而成,是难得的中国早期铁器实例,对于探讨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