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你说话——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主办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常州市金坛区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

展馆:金坛区博物馆二楼展厅

展期:2021年5月18日—6月15日

中国青铜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最早的铜器使用可追溯至遥远的史前时期,青铜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将中国带入了一个新的文化时期:青铜时代。

中国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历经夏、商、周三代繁盛时期。商晚期至西周,青铜铸造工艺成熟、器型精美,伴随铭文的兴起,青铜器时代达至鼎盛。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成为青铜器的代名词。西周后期至春秋,列国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繁荣,青铜铸造出现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工艺技术,青铜器冶炼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战国时期铁器开始推广,秦汉之后,传统礼制日渐衰微,青铜制造业逐渐走向衰落。

中国古代青铜器形制优美、纹饰繁缛、制作精湛,铸造其上的铭文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文字史料。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与再现,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瑰宝。青铜器除兵器、礼器、乐器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用具,铜镜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唐代元稹《感梦》中写道:“君如铜镜明,万物自可照。”可见铜镜不仅在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在文学创作上文人更是喜好以镜喻人,赞誉品质清正高洁。

本次展览以铜镜为主,展出了金坛博物馆部分馆藏青铜器,共计200余件(套),类别包括有兵器、礼器、盥器、度量衡器等等。此次展览反映了中国古代南方地区青铜器铸造技艺和不同时期青铜器的纹饰变化,进而探寻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系。同时,通过青铜器修复前后的照片对比,让观者感受现代科技“恢复与重塑”的魅力。(金坛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