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期:2021年6月29日至2022年4月17日
展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展览中心展厅一
本次展览分“发现城市文脉”“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三部分,共展出考古出土文物337件/套,以及过百件辅助展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十三五”时期广州城市考古的重要发现及文物保护利用的主要成绩。
五年来,广州配合国有土地收储和城市基本建设工程,开展考古项目1479宗,完成考古调查项目929宗,调查面积20226万平方米;勘探项目481宗,勘探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发掘项目69宗,发掘面积4.57万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期至清代墓葬2380座,出土各类文物13016件/套。这些考古发现,让广州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更加丰满、鲜活而生动。这些成果极大地充实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丰富了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本展览第一部分集中展示了增城墨依山,黄埔马头庄、茶岭、甘草岭、沙岭、大贤墩,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大佛寺南院区,增城莲花书院等考古项目的重要发现。出土文物中,汉代陶鸮形五联罐、“大亲”铜鼎、陶楼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观众可以“透物见人”,感受广州先民的丧葬习俗、生死观念与生活意趣。此外,莲花书院遗址及考古出土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展出,以南明铁炮、沙路炮台为代表的城防炮台,以曾边窑代表的陶瓷窑业及一批文物也在展览中跟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不仅内容丰富,还有沉浸式场景和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活动。大幅遗址和考古现场图片,极具震撼力与感染力,观众走进展厅仿若置身考古一线,与考古工作者一起探索、发现广州历史。本次展览中,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利用馆校共建平台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对部分文物进行AR成果转化,观众通过手机扫一扫可以全方位观察器物细节、纹饰及器物功能等信息。展厅还设置了“标本墙”,让观众零距离观摩历经岁月积淀与磨洗的古代文物标本。此外,展览还设置了多项互动体验活动,让观众在参观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另外值得期待的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将在展览现场组织开展南明铁炮脱盐等文物修复体验活动,欢迎广大文物爱好者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来源:南汉二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