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本次展览为南越王博物院在广州考古70年、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之际推出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系列展览”,旨在展示与纪念一代代考古人及文博人辛勤耕耘的成果,让公众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华夏文化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遗址包括宫城区、李家嘴、杨家湾、杨家嘴、王家嘴等多个地点,总面积为3.95平方公里,出土了大玉戈、青铜大圆鼎、青铜钺、绿松石镶金片饰件等3000余件精美文物。这些遗迹和遗物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因此在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并于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本次展览共展出205件(套)精美文物,分为涛起城池、卓卓商邑、古粤文明三大部分,通过文物资料与文献研究的结合,系统地展示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数年来的工作历程与重要研究成果,勾勒出盘龙城从兴盛到衰落三百年的历史脉络,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幅盘龙城的城邑生活、兵戎祭祀、劳动生产的宏伟画卷。同时,展览结合岭南地区受中原文化辐射下的历史遗存和先进原始瓷制造技术向北扩散的考古例证,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内部的碰撞与相互交融。“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博物院推出此次展览,正是助力公众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