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

2024年1月30日,由辛亥革命博物院、江门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南区多功能展厅展出。

“银信”是广东粤语方言区对海外华侨寄回国内家眷亲友的侨汇(银)和书信(信)结合体的简称。闽南语将“信”读为“批”,因此“银信”在福建、潮汕地区则被称为“侨批”。银信是海外华侨连接家人、家乡、祖国的核心纽带,是海外华侨顽强拼搏、爱国爱乡精神的集中展现。正因为每一封银信和侨批都是稀缺的、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造也不可替代,2013年6月19日,16万封中国侨批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其中就有将近5万封来自江门五邑地区。

展览共展出江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史料实物48件套,展出历史图片、图表近100幅。分为“何为银信、递送银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报国之志、复兴之梦”六个部分,展示银信(侨批)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展现五邑华侨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深厚的爱国、爱乡、爱家人的家国情怀。

银信承载着华侨对家庭的责任,寄托着侨眷的希望,华侨远赴海外,无时无刻不眷恋家乡的亲人,一封封书信成为维系感情的纽带,表达着华侨与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他们在海外辛苦劳作、省吃俭用,把积攒的金钱寄回国内给亲人,作为衣食住行之用,求田问舍之资,成为立家之本。 银信带来的侨汇是近代五邑侨乡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五邑地区侨汇数量庞大,素有“四邑侨汇,为粤省冠”之说。

五邑华侨素来爱国,一封封“银信”就像一根纽带,将华侨与家庭、家乡、家国紧紧连在一起,它不仅是华侨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和牵挂,更是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经济建设时期,华侨的爱国爱乡的精神,传承延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抗战时期,民族危难之际,五邑华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捐献资金,接济难民,支援祖国抗战。改革开放以来,五邑华侨的爱国热情再一次迸发,掀起了支援祖国和家乡建设的新高潮。今天,我们要弘扬华侨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