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庵罗汉塑像,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卯坞内,相传出自宋代民间雕塑家雷潮夫妇之手,但也有人认为出自明代邱尼陀之手。紫金庵内存有16尊泥塑罗汉像。罗汉每尊高约115厘米左右,分别安置在左右佛龛上,均为坐像。中国流传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堂,是中国雕塑美术史上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紫金庵罗汉塑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918号,始建南朝梁时(502-557年)。 报恩寺塔为九级八面砖身木檐混合结构,高76米,占地878平方米;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备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报恩寺塔是中国2000多座楼阁式宝塔中“上为令盛,下为重楼”的典型,各层塔门过道和塔心室门上的砖砌斗八藻井等仿木构装饰,结构复杂,是研究宋代小木作形制的实例。2006年5月25日,报恩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石拱桥,始建于元代至顺元年(1330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新丰镇。太仓石拱桥为单孔和3孔圆弧拱桥,风格基本一致。桥两端之宽大于桥面中宽。为增加横向稳定,桥身上采用长系石拉接。太仓保存完好的有州桥、周泾桥、皋桥、井亭桥、金鸡桥等5座。太仓石拱桥为研究元代石拱桥的历史、形制和建造特点提供了珍贵的实例,具有较为重要的建筑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盘门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也是全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并联城门。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是伍子胥所筑苏州城的八座城门之一,现存的盘门为元代重建。盘门景区的精华就在“盘门三景”:古盘门、吴门桥、瑞光塔。盘门西边是纪念伍子胥的伍相祠,由厅堂、廊亭和花园组成,东院常有评弹等演出。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1982年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又称“龟山书院”,由杨时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后废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后被魏忠贤下令拆毁;清代书院重建,后改为东林小学;2002年腾退小学,开辟为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