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包括承恩堂、养心斋、承泽堂、思补斋。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二进二层式砖木结构。洪家大屋既是清末著名将领曾国藩的行辕,又留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印迹,承载了特定时期的历史内涵,是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珍贵史料。洪家大屋建筑精美,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座落在北京第一胡同砖塔胡同,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建筑之一,也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玲珑精致。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砖塔胡同因之得名。
明鲁王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370--1389年)及其妃子的陵墓。陵区共分导引、陵园、陵寝三个部分。建有内外城墙,外城墙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其中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是明代亲王第一陵园。陵园主要建筑有御桥、陵门、二门、享殿、明楼、地宫,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是目前山东省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明代墓葬。2006年,明鲁王墓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运河德州段是隋代永济渠的下游段、元代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是经人工开挖的蜿蜒型河道,呈半地上河。南端起于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水利枢纽,流经武城县、德城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北端至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西北出山东入河北境,流程约45公里。2013年,德州四女寺枢纽、德州码头和南运河德州段3处历史文化遗产点段作为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
天津西站主楼是原天津西站的候车室。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建筑风格为德式新古典主义。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天津西站主楼采用滑动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现址,并整体抬升3.6米,将作为铁路博物馆永久保留。天津西站主楼是中国铁路枢纽站中保存完整、独具特色的德式建筑,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见证。2013年5月,天津西站主楼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