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汉阙即二座皇圣卿阙和一座功曹阙。三阙原位于临沂市平邑县城西北二里远的九顶莲花山,1932年移至平邑城关第三小学。皇圣卿阙建于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功曹阙建于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三阙是我国著名的汉代石阙,是研究我国汉阙和汉代建筑的重要资料。现保存在莲花山公园平邑县博物馆。
丈八佛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为一青石立式圆雕造像,通高7.1米、像高5.6米。高肉髻、方面、大耳。着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正面中间浮雕力士、博山炉、迦娄罗。正面两侧及左、右刻四组26个供养人。1992年6月12日,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洞石窟全名圣佛莲花洞石窟,现存1窟,始凿于东魏时期。窟平面略成长方形,宽4、进深5、高3米。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四壁雕小佛242尊,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洞内题字大部漫漶,能辨识者尚有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及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题记,为判断该窟造像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此外在洞窟外现存有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重修的砌券拱门。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虽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中国北方“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宋江、晁盖等首聚于此,又增加一些传奇故事。此山原建有殿堂庙宇,儒、释、道俱全,约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前为“文昌阁”,为儒教建筑,共三间一院,内塑孔子圣像;中为“娘娘殿”,共四间,内塑娘娘圣像;东西廊房各三间。
据《曲阜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在曲阜为黄帝兴建景灵宫,北宋末年毁于战火。现原址仅存东碑和西碑两通。东碑俗称万人愁碑,碑身无字,高16.95米,宽3.75米,厚1.14米。碑额浮雕六条盘龙,雄壮生动。碑座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大力士,呈托举巨碑姿势。其龟跌座高2.22米,宽4.6米,长6.2米,龟盖上刻有花纹。西碑俗称庆寿碑,在碑面的下段有横排庆寿2字,字高1米多,为元代当地的燕山老人补刻。碑身高7.15米,宽3.65米,上部厚1.00米,下部厚1.13米。
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已有1000余年历史。其现存的古建筑、石刻、碑志、塔林主要分布在大泽山北峰以南、西峰以东,东至东山脊方圆1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1989年12月30日公布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重臣、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墓地石刻群。南北各有一座石牌坊,均为四柱三间式牌坊,牌坊高10米,宽9米,整座牌坊汇聚阴雕、透雕、浮雕于一体,刻有龙、凤、麒麟、菊花、牡丹等富贵吉祥图案,彰显着这座石牌坊的庄重、高雅与沉稳。南牌坊北侧有一对巍然挺立的石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