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朝阳洞石刻造像位于肥城市湖屯镇陶山主峰西北侧的山崖上的朝阳洞内,宋代延续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2013 年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阳洞位于陶山北侧的山崖上,是远古时期地壳变化形成的石灰岩溶洞。2019年10月,陶山朝阳洞石刻造像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额》。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高192厘米,宽89.6厘米。14行。行27字。额篆书“汉豫州从事尹公铭”8字,仅存“从、铭”二字,存河南鄢陵县孔庙。今庙已改为鄢陵县初级中学,此碑位于中学操场。2019年10月,尹宙碑被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迴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座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御井相传是当年宋真宗用过的水井,旧志称’御井甘泉’,为濮阳八景之一。1963年,被核定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经幢为青石雕建,高7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须弥座,上刻高浮雕力士像及仰莲图案。幢身为八棱柱,刻有佛经和跋语,可辨认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佛说父母恩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