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五批
编号:5-0406-3-212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云南,昆明,五华区
地址:黑筇公路筇竹寺(郊野公园附近)
筇(qióng)竹寺,位于云南昆明西郊玉案山上,距城区12公里,是中国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筇竹寺始建于唐宋年间。清乾隆、光绪年间两次重修。
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分布为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由清朝四川泥塑家黎广修及五位助手历时七年(1883年-1890年)完成。大雄宝殿的角上有一块元朝延祐三年立的圣旨,其内容为敕封该寺住持玄坚为“头和尚”要求官员军民予以保护,并赐存《大藏经》。
筇竹寺建筑因山就势,依山而建,采用中轴东西方向,坐西向东布局方式,形成四进三院式的庭院空间。筇竹寺现有三重院落,沿中轴方向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华严阁。天王殿左右厢房为天台来阁、梵音阁。大雄宝殿左右厢房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其余设有客堂、斋堂、僧房、方丈室、香铺、长廊等建筑。
筇竹寺建筑群体之间的主从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平面大小上,而且从屋顶色彩上也能予以清晰区分。中轴线上的建筑,屋顶均采用黄色琉璃瓦铺设,端庄大方,气度不凡,强调“尊者居中”的中庸之道。围合中轴的建筑一律采用青瓦铺设。寺院也一反“开门见山”的传统布局,若要进入寺院还须经一坡道缓缓而上,绕过院墙,方可到达山门。山门及坡道形成了寺院的前导部分,将欲扬先抑的手法运用到建筑的布局当中。在坡道的尽头独设一座钟楼,大概到明代中叶,在钟楼对面建立鼓楼,形成钟楼、鼓楼相对而立的建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