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六批
编号:3-0223-1-043
类型:与现有国保合并
行政区域:四川,成都,邛崃市
地址:邛崃市城西4公里大渔村
现存窑包3处,发现龙窑窑炉遗迹、陶瓷残片和窑具。出土器物形制,胎、釉均与什邡堂窑相同。邛崃城东北15公里的瓦窑山窑址面积5000平方米,现存窑包2个,是四川青瓷邛窑系早期重要窑口,烧造时代在南北朝至隋代。1988年发现斜坡式龙窑一座,长达46.2米,为全国早期窑炉中所罕见。对中国古陶瓷窑炉发展史研究有较高价值。窑炉由火膛、火厢、窑床、烟道几部分组成,垮塌严重。出土器物主要为生活用品碗、盘、杯、豆、砚、钵、罐等。出土窑具多垫柱,而垫板垫圈较少,不见匣钵、支钉。瓦窑山窑在隋代出现釉下彩绘,为国内生产釉下彩器窑址中最早者。
邛窑”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瓷窑之一。邛窑遗址位于邛崃临邛镇南河什方堂村。始于东晋,兴于隋,盛于唐,衰于南宋。隋唐窑址分布于今邛崃市固驿镇瓦窑山、西河乡尖山子、白鹤乡大渔村和南河乡什方堂村4等处。其中以“什方堂”村遗址最大,文物精品众多。
1985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