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006-1-006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河北,保定,易县
地址:易县高村乡神石庄村村南台地上
北福地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村乡神石庄村村南台地上,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地处于太行山、衡山、燕山三山交界处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属于太行山东麓地区,史前时代属黄河下游地区。
北福地遗址据地层关系划分为新石器时代第一期遗存(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第二期遗存(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700年)、新石器时代第三期遗存(公元前4700年—公元前2000年),该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祭祀场等完整的房屋遗迹10余座,出土遗物包括天然石块、石料、各种类型的石制品、陶器残片、陶刻面具、胡桃等500余件;该遗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北福地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祭祀场等完整的房屋遗迹10余座,分布较为密集,平面布局排列有序,具有一定规律,其形制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分长方形、近方形和近圆形三种,室内地面中央存红烧土灶面,周围分布有柱洞;一期文化遗存中祭祀场所,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8.4米,其构造是直接挖建于生土之上,深20厘米。
出土遗物包括天然石块、石料、各种类型的石制品、陶器残片、陶刻面具作品、胡桃等500余件,其中有10余件刻陶假面具,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与真人面部基本相同,小的10厘米左右,面具图案有人面和兽面,兽面有猴、猪、猫科动物面,采用的雕刻技法有阳刻、阴刻、镂空三种技法相结合,陶刻面具具有写实性、象征性和装饰性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每种面具四周都有小穿孔,应为系戴时穿绳之用;其中1件大型石耜(石头犁头),长46厘米,通体被磨光;出土少量玉器,主要有玉殃、玉匕两种器型。
2006年5月25日,北福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边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