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一批
编号:1-0150-1-015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河北,保定,易县
地址:斗城庄东南
在河北省易县境内。燕下都遗址是已知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时代(公元前311年)。分布在平原上,两河成为天然屏障。
燕下都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
东城和西城由一道厚厚的墙和人工开凿的运土城墙,墙基宽约40米,周长约18公里,中部偏北还有一道东西横亘的隔墙,将宫城分为两部分。墙基宽约20米,全长4460米。西城即郭城,由北、西、南三道城墙及运粮河组成,西墙较直,北墙有拐弯,在西斗村西、村北和村东几经拐折,形成一个复斗形,南墙由燕子村西折向南,涉易水至龙湾头村西口复东行,与运粮河西岸相接,城墙基宽40米。三面城墙全长14公里。
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