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旧址

批次:第二批

编号:2-0006-5-006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行政区域:陕西,西安,未央区

地址:建国路69号(西安事变纪念馆)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12日,中国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率部兵谏,扣押了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爆发地就是现在的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由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新城黄楼、杨虎城止园别墅、华清池五间厅、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建筑组成。

1983年,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将军公馆、止园杨虎城将军别墅相继移交陕西省文物局,同时成立了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备处,进行旧址维修、文物资料征集和陈列工作。

西安事变指挥部

西安事变指挥部即是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8日张学良,杨虎城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

高桂滋公馆

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4日蒋介石迁此,周恩来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

西安招待所

西京招待所位于西安市解放路东,为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的住所,现为陕西省旅游局办事处。

止园

止园位于西安市青年路中段路北,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原名仁王院、十方院,竣工时为纪念杨虎城从胶东、豫东作战得胜回师,取“紫气东来”首字,命名为“紫园”。

止园坐北面南,总占地面积达3.9万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中西合壁砖木结构的三层小楼(占地424.12平方米)。楼顶飞檐翘角,二层缩进,成三面阳台,背面置楼梯,楼身和室内装饰为西欧式样。

止园官邸总建筑面积38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官邸东侧为办公室和会客厅,西侧是杨虎城与夫人谢葆珍的卧室。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1日晚,杨虎城在此向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兵谏”决定和方案,随后张学良率东北军高级将领至此统一行动部署,并以此地为“西安事变临时总指挥部”。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紫园”为“止园”,表明杨虎城仅止于斯的心迹。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西安解放后重加修葺,在楼北侧建立陕西省人民政府招待所。1983年恢复原貌并在此建立“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

五间厅

五间厅和桐荫轩(三间厅)建在华清池荷花池南高台上,这里画栋曲栏,树荫层层,是纳凉避暑佳境。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至12月曾是蒋介石的行辕,五间厅即五间房子,蒋介石住在中间的一间,内有床、圆桌、沙发和椅子,今五间厅是按蒋介石住时原样布置的,这些东西仍在里面,供中外游人参观。

兵谏亭

兵谏亭,又名捉蒋亭,为西安事变攻占华清池时,蒋介石为躲避抓捕逃往骊山高处时的藏身之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学生集资在此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亭子,初名“总统蒙难亭”,后改为“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当地群众叫它“捉蒋亭”。

1986年12月,“捉蒋亭”更名为“兵谏亭”。

新城黄楼

新城黄楼位于陕西省人民政府院内,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设立联合指挥部的绥靖公署所在地,南距杨虎城官邸约300米,亦称“新城大楼”,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扩建,其地略高于周围地面,因墙为黄色,房顶覆黄琉璃瓦而得名。

新城黄楼实为高台上所建传统砖木结构的平房,由中间的会议大厅和东、西厢房组成,总建筑面积916.36平方米,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管理、保护和使用。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获批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西安事变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