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宫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643-3-346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河南省,济源

地址:王屋山华盖峰南麓

阳台宫坐落在济源市西北30公里的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北有天坛山状若凤首山岭蜿蜒延伸形似凤身南临九芝岭宛如凤尾形胜恰似“丹凤朝阳”故名阳台。唐玄宗李隆基崇尚道教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敕命道教一代宗师司马承桢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创建宫观。阳台宫落成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隆基御题匾额“寥阳殿”又令御妹玉真公主进山拜师学道。此举震动朝野道风大盛王屋山遂成道教名山。诗人墨客慕名而来寻幽探胜吟诗作赋。大诗人李白、王维等曾与司马承桢结为“仙宗十友”。阳台宫原有五楼三阁五代战乱庙宇凋零。自金贞佑二年重整复盛改观为宫历元、明、清多次修葺。

 阳台宫为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依山向阳,布局严谨,高低错落有致,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三清殿(也叫大罗三境殿)居前,玉皇阁座后,旁列廊庑,西有道院,占地6165平方米,现存主要古建筑有:

 三清大殿(又名大罗三境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造,系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尚保留唐宋间遗制和外貌。殿内纵横成行的三十根方形石柱,通身浮雕道教神话故事,如云龙翔凤、黄石公、河上公、八仙过海、风雨雷电诸神,以及世俗、雨后农耕等画面,形象优美,栩栩如生。殿内开花藻井,斗拱层叠,气势宏伟,制作精巧,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玉皇阁:广深各三间,周匝回廊,为三檐三层歇山顶楼阁式建筑,琉璃瓦金碧交辉,熠熠闪光,五踩云龙斗拱,参差层叠,宛如云带缠绕。高大的重台之上,外部回廊20根小八角石柱和内部8根高达12米的冲天木柱,承载阁全部重量,此阁系明代遗构,楼顶梁架则系清代重修。回廊石柱通身浮雕盘龙丹凤、花鸟禽兽、高士羽人,以及“苏武牧羊”、“飞虎山”、“桃园洞”等人物故事,表现了明代精湛的艺术风格。登楼远望,山光景色,美不胜收。

 大殿前,相传唐代玉真公主所植的菩提树,身粗三围,盘根错节,枝叶茂盛;宫院内五株桧柏,左右排列,主杆挺拔,枝杆虬曲,蓊蓊郁郁,造形奇特,因生长奇特,有“龙”形柏,“凤”形柏、“鸟柏”、“人字柏”美称。大殿月台上的八錾大铁镬,口径1.7米,深0.8米,相传昔日道士贮水防火用;月台下,石槽长丈余,四面浮雕牡丹花卉,亦系明代遗物。此外,宫内有元、明、清碑碣十余通,记载着道教史料、宫之兴衰和明末农民起义军经由此地的资料。

 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