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兀公碑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843-4-033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行政区域:河南省,濮阳,濮阳县

地址:杨十八郎南唐兀公祖莹

唐兀公碑坐落杨十八郎南唐兀公祖莹,上刻“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碑文记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是蒙汉两族融合的实证, 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曾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消亡过程的重要研究资料。

墓区主体为唐兀公碑。唐兀公碑面朝河而立,有重建的碑亭。该碑全称为“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唐兀公碑,为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立石,碑文为杨崇喜的老师潘迪所撰,记述了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是证明杨什八郎等村杨氏为党项族后裔的重要物证。

该碑立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其时已经是元末,至今已有654年。该碑经过了杨家人的生死守护,得以保存至今。一旦战乱、水灾等要来的时候,杨家人只要一听到风声,就会连夜将碑埋好,以防万一。如果有人来破坏此碑,全族上下又会众口一词地保守秘密,说碑早已经不在了,等到危险过后再将碑挖出来重新立起,所以历经了多次的兵乱和运动,该碑仍旧存世。

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唐兀公碑作为元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