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三批
编号:3-0013-5-013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行政区域:浙江,嘉兴,桐乡市
地址:乌镇镇观前街17号
茅盾故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观前街17号,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2月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7月被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茅盾故居地址: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性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始建于二十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坐北朝南,是我国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外。
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414.25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前后两进,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前楼四间临街。
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楼上自东第一间是茅盾祖父的卧室,第二间是其父母的卧室,茅盾及其弟沈泽民即诞生在这间房内。第三间、第四间当年曾是茅盾两位叔祖的卧室。自前楼底层通过天井或自楼上经过通道即至后进楼房。后楼底层四间自东起依次客堂、厨房、通前后的过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楼上四间自东起依次为茅盾姑母的卧室、女仆丫头的卧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卧室。以上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规制未变。
自抗战爆发后,茅盾即未回故乡。1983年中共中央批准修复茅盾故居。1985年7月4日在茅盾诞辰八十九周年之际,乌镇茅盾故居隆重开放。至1990年,前来参观瞻仰的已有12万多人次。重修后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楼下最东一间为大门,高悬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
东边一大间朝南开门,前半间为通向中室过道,后半间是储藏室。中室前半间客堂与后半间卧室之间隔以中式长窗,卧室中有一张铜床和桌椅等用具。西边一间中以茅盾亲自设计的大书橱隔成两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
1935年(民国24年)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国23年秋,茅盾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茅盾故居建立后曾设7间陈列室,陈列茅盾的150幅照片和反映他的生平及业绩的实物。故居共有珍藏品276件,茅盾照片400余件,当代名家的书画200余件。已移至立志书院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