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0598-2-082
类型:古墓葬
行政区域:山东,淄博,临淄区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临淄墓群,是指分布在临淄周围几十里的地面上,有封土的古墓(包括古台基)、无封土的古墓包括未知晓的古墓的统称。古墓的数量相当惊人。1938年,日本人航拍临淄,留下了大量照片。省内考古专家据此研究,发现当时临淄有封土的墓葬达2742座。目前,临淄墓群墓的总量为159座(包括古台基)。
古墓的年代上起春秋中后期,下迄秦、西汉、东汉。墓主有国君、王侯、贵族、大夫、将军、名士等。墓的形制多为高大的封土墓,状如山丘。临淄人多称为“冢子”。
墓主有名可查的名人墓,约30余处。其中,姜齐君主墓葬5座:太公衣冠冢、丁公墓、庄公墓、孝公墓、康公墓;汉以前名人墓葬20座:纪季墓;高傒墓、管仲墓、无亏墓、晏娥儿墓、愚公墓;杞梁墓、晏婴墓、田穰苴墓、三士冢、黔敖墓、公冶长墓;黔娄墓、王蠋墓、田单墓;蒯通墓、淳于意墓、终军墓、孔融墓、马良墓;汉至清名人墓葬7座:刘伶墓、房玄龄墓、麻希孟墓、蔡璋佩墓、韩介墓、王友询墓、徐华清墓。
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周代墓葬主要有东古墓地、河崖头墓地、乙烯两醇墓地、郎家庄东周墓、淄河店墓地、相家庄墓地、单家庄墓地、山王墓地、东夏庄墓地(战国4墓);周至汉时期的墓葬主要有商王墓地、赵家徐姚墓地、西关南墓地、国家村南墓地、范家村南墓地、徐家村西南墓地。
东周时代的古墓,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国君墓。经过勘探发掘,能确定为周代齐国国君墓葬的主要是河崖头村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姜齐君主墓地和齐陵街道的战国田齐王陵。归其特征有:1、规模宏大,周围有大中型陪葬墓。春秋时期齐国公侯墓多在长20米以上,而战国时期田齐王陵墓现存封土直径50米左右,高15米左右,周围均有多座大中型贵族陪葬墓。2、墓葬有大型器物陪葬坑和殉马坑。临淄河崖头五号齐景公墓,椁室北有器物库,墓的左、右、后三面,围绕着大型殉马坑,殉马达600匹以上。3、墓葬形制为“甲”字型或“中”型。
第二大类是贵族墓。可细分为大型墓和中型墓两型。大型墓范围多在20×20 米以上,有大型葬坑,并随葬遗物丰富。墓主人均是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可分为甲字型大墓、方形四壁台阶覆式大墓、方形斜壁式积石大墓、方基圆坟四式。中型墓范围多在5米×5米以上;15-50平方米左右,竖穴土圹,大者有南墓道,有生土二层台;有棺有椁,出土有青铜礼器,有的有小型陪葬器物坑,有的有积石和积炭。其墓主人身份为士以上的中、下级官僚贵族。可分为小型“甲”字形墓、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墓。
第三类是平民墓,墓主人的身份是平民、士兵、工商手工业者,即一般平民。其特征是:1、墓葬规模多在长2-3米、宽1.1-1.5米左右;2、多为土坑竖穴式;3、无棺椁或一棺一椁;4、无封土;5、多台土陶器或仿铜陶器;6、多数墓底中部挖有一腰坑,内有一狗骨架或一件器物;有的则挖一壁龛。
经考古发掘的墓葬,西汉时期的墓葬,主要有窝托村西汉齐王墓、稷山西汉洞石墓、金岭乙烯生活区西汉墓地、山王村西汉墓兵马俑坑。东汉时期的墓葬,主要有金岭乙烯东汉齐王墓、临淄水泥厂新建工地东汉大型砖石合建并穴墓等。东汉时期临淄所见大小型墓葬,多为砖石合建,即砖砌墓室,石建墓门,石门上多刻画象。北朝时期的墓葬,主要有辛店发电厂北朝崔氏墓地。
1977年,临淄墓群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