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1252-3-479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地址:孟州市堤北头村
显圣王庙位于孟州市堤北头村,显圣王庙大殿系元朝吴门桥都元帅宁玉(1236—1302)的后人捐地捐款于至正十一年(1351)修建。大殿称三圣殿,亦称显圣王殿,该庙原建在堤北头村东南约一公里处的小金堤之东侧,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黄河北齿。大庙被水围困。乾隆二十四年(1759),迁到此处,经过1985年和1995年的两次修整,显圣王大殿、舞楼、戏楼形成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古代建筑群。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座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五脊悬山造。殿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五彩琉璃蟠螭脊,四条戗脊前端各有一个单腿独立的陶人,名曰“四短”。覆瓦为明清时期的板瓦和筒瓦,滴水为元代典型的“重唇板瓦”,上刻连珠纹和锯齿纹。明间置乳钉实榻门两扇,上有门钉九十九颗,门楣上有菊花形门簪四枚,次间板灵窗各一扇。
舞楼:原建于大殿东邻的堤北头学校院内,座南向北,面阔九间,双层卷棚式建筑。
戏楼:座南向北,面阔三间,双层卷棚式建筑。
显圣王庙是河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之一,檐柱为覆盆式柱头,上端略向内斜,有较明显的柱侧角,各间檐柱高度不同,有明显的柱升起。殿内用减柱造,减去前内柱两根,后槽用内柱两根,为素面覆盆式青石柱础。殿内梁架为彻上明造,梁枋构件做工粗糙,大梁为元代典型的双木拼梁,是研究河南省元代建筑地方做法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