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1286-3-513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湖北,黄冈,武穴市
地址:郑公塔镇老街东约100米
郑公塔又名椿山塔,位于武穴市郑公塔镇老街东约100米,建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维修。郑公塔是元代禅居寺前的佛塔,禅居寺唐代创建,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相传塔为唐初郑姓官吏所建,故名。
郑公塔是八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约20米,底层外边长2.4米,内边长1.4米,逐层内收。每层均有佛龛及浮雕图案,间设门窗。每层塔身均以条砖制作并仿照木楼阁式塔做成柱子、阑额等构件。塔内各层设木构楼板与活动楼梯,现已损朽。郑公塔内共分四层,即外观的一、二层,三、四层,五、六层和第七层。只有底层室内有叠涩的砖层,以承托楼板枋。其上三层均不用叠涩,仅用圆木枋、木板分隔。塔身每层每边均设有拱券门。第三层、第七层东西南北正四向为真门,第四、五、六、七层各方向均为真门,第二层各面为虚设的券窗,第三层其他方向亦为虚设的券窗。郑公塔仅第七层檐下设有砖仿木斗栱,补间铺作一朵,转角铺作一朵,共十六朵斗栱,均为单杪四铺作重栱计心造。塔顶做成盔顶形式,宝瓶塔刹以铁链系至八角。郑公塔为清水砖塔,表面不饰粉刷,砌塔的灰浆为黄泥、石灰混合浆。塔身镶嵌阴刻“大德十一年禅居寺”、“海山”、“十方祖师至大元年六月十日立”、“佛法僧宝”、“观音宝塔”、“大明成化三年太岁丁亥十月吉日择子继寿重修”等字样的铭文砖。
郑公塔是湖北境内少见的元代古塔,是湖北宋塔向明清塔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例证,对研究湖北古塔发展历史和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