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天主堂

批次:第七批

编号:7-1856-5-178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行政区域:安徽,芜湖,镜湖区

地址:长江中路90号鹤儿山南麓

芜湖天主堂位于安徽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安徽省仅存的两座被列入国宝名录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长江中路90号鹤儿山南麓(雨耕山西麓),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为《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后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式玉来此传教所建造的教堂,光绪十七年(1891),芜湖发生震惊中外的芜湖教案,教堂被群众焚毁,后迫于武力威胁,清政府赔款12万两白银予以重建,最终新的教堂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成,大致便有了我们所看到的现在的模样。教堂的建筑样式为罗马主义风格,建筑面积1242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27.7米,东西进深40.7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左右两边各立有一座高达18米的钟楼,钟楼中间的正门尖顶上耸立一尊高约5米的耶稣雕像,寓意着“救赎”和“圣洁”。整座教堂坐东朝西,面临长江,气势雄伟。

这座天主堂初建时计划建为天主教江南教区中心大教堂,在教案发生前,这里已经建成了包括若瑟院、育婴堂、男女生寄宿学校、诊所等一大批中、西式建筑。光绪十五年(1889),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怀纶特意前来芜湖,为即将兴建的主教堂举行了奠基礼,结果不到两年,教案发生,教堂被摧毁。

教堂内部,通体采用混凝土和花岗岩结构,厅内两排石柱支撑大跨度穹窿顶,墙壁绘有彩色壁画。2013年,该教堂作为近现代西方宗教建筑在安徽省境内修建的范例,与安庆天主堂一起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