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2030-5-352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行政区域:海南,临高县
地址:临城镇昌拱村的临高角海边
临高角灯塔,是海南岛最早的灯塔,位于海南临高县临城镇昌拱村的临高角海边,琼州海峡西面进口处,是海南岛西北部的重要航标,由法国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民国十九年曾改造灯器,经几代航标人精心养护,灯塔原貌保持完好。
这座灯塔红白相间横带圆柱形铁制塔身,外有6根斜柱支撑,82级螺旋式楼梯直通塔顶,见证了海南历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军侵琼、解放海南岛等重要历史。临高角灯塔作为琼州海峡西口重要的助航标志,无论商船、渔船、游艇,在海南岛西部水域航行时,第一时间接收到的信号或者看到的灯光都来自它。
这一座灯塔除了他年代的长久,又包含着海南一段不一般的历史。1760年,台湾澎湖列岛中渔翁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灯塔。作为中国第二大岛的海南岛,虽然四面环海,有着众多的港口、浅滩、险滩和礁石,灯塔却迟迟未建,仅在航道暗礁多的临高角岸边设有古烽火台。
临高灯塔与海口秀英灯塔同属于海南最老的灯塔,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灯塔,被列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前有大约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石,所以有“仙人指路”的传说。1997年5月,临高灯塔被国际航标协会列入“世界一百座文物灯塔之一”。临高灯塔还被列入1998年出版发行的《世界历史文物灯塔图册》,进入世界著名灯塔之列。
2002年5月,临高灯塔被国家邮票总局列为《历史文物灯塔》特种邮票发行。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英法列强凭借鸦片战争中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疯狂地瓜分掠夺中国,控制琼州海峡,保证海运通道的畅通,首先选择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港码头,以“琼海关”的名义为建两座铁灯塔而圈地,使海南灯塔的开篇充满苦涩。
1894年,法国人为了从海上入侵中国,首先选择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建立了两座灯塔,装有煤油白炽纱罩灯具等先进设备,使宝岛灯塔的开篇多少有些苦涩。
1895年5月21日,英国籍人安时任琼海关税务司时,“琼海关”在临高角划地6.8公顷,建造灯塔及3座办公设施,由英国人一年轮换一次地长期掌管着照看灯塔的事务。
1939年,侵琼日军对灯塔的占据更使这段历史饱尽屈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