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台子遗址

批次:第八批

编号:8-0068-1-068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山东,济南,济阳县

地址:曲堤镇刘台村西约150米处

刘台遗址位于曲堤镇刘台村西约150米处,系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地处鲁北黄河冲积平原南端,东南距黄河10余千米,北邻徒骇河2千米。

台地高出周围地面约2.5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暴露出商代陶窑1座,为商周时期遗址,下层有龙山文化遗存,上部有少量汉代遗存。70年代初,村民在台地南部发现一座古墓, 出土一批铜器。据此,德州地区文物组、济阳县图书馆于1979年3月探查清理古墓1座,编为2号墓;1980年冬和1982年冬,又两次进行钻探,发现龙山文化遗物,查明了一批墓葬,清理2座,编为3号、4号墓。1985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古墓2座。

三次清理的古墓除1座为汉墓外,其余4座为商末周初的遗存,规模结构基本相同。如3号墓长方形土坑竖穴,一棺一椁,有二层台;墓口下一层席, 上有朱砂,席下为棺椁,棺外壁有红、黑彩绘,色泽鲜艳,棺内也有朱砂,尸骨架仰身直肢;随葬小件玉饰,棺椁间出土铜器、原始青瓷、蚌饰等39件;墓底有椭圆形腰坑,内有殉狗1只。2号墓无腰坑。4号墓为二次迁葬墓,有棺椁,随葬品很少。这4座商周墓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共300余件。青铜器大多有铭,如“作厥文考宝阝尊彝”、“季作宝彝”、“逄彝”及“王季作宝彝”等,为研究古代河水济水间的商周古国、族属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六号墓是当时山东地区所见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铜器组合最全、玉器种类最多、保存程度完整的西周早期墓葬,共出土33件青铜器和大量玉器,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有极大学术价值,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2019年10月7日,刘台子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