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

批次:第三批

编号:3-0233-2-004

类型:古墓葬

行政区域:陕西,咸阳,渭城区

地址:窑店镇三义村北

长陵,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西为高祖陵,东为吕后陵。陵前曾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两通碑石,又因为陵墓附近曾经出土过属于西汉时代的“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证实了这里的陵墓确为长陵。

史书记载,长陵墓冢高三十丈,东西宽一百二十步,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墓冢。长陵的陵园为正方形,两座陵墓东西并列,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

汉朝帝陵营建制度,是帝后合葬同茔不同陵,后陵皆在帝陵之东,坟丘亦较帝陵为小。而汉长陵的布局却有很大的不同,其营建在各帝王陵墓中最为特别,凸显了吕后临朝称制前后取得的巨大政治成就和对西汉政权所做的历史贡献。

长陵并置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两座陵冢,且两座陵冢的坟丘大小几乎相同。这个现象在西汉王朝此后的帝王陵墓营建中再未出现,即使后来对西汉政权的发展建设亦有重大贡献的孝文窦皇后,其葬礼规格也远未达到吕后的高度,这说明吕后在刘邦死后为巩固和稳定孱弱的汉初政权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政治影响非常巨大。吕后在刘邦生前及死后的政治功绩为她死后带来几乎与帝王同等的政治殊荣和厚葬规格。 [3] 

陵园内外布满建筑,寝殿、便殿、陵庙以及宫人、官员和守陵军队居住的地方等,一应俱全。寝殿是汉代皇帝或皇帝陵园中的主要祭祀场所,殿堂正中摆放亡者的神座,陈设着汉高祖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陵园中的宫人像侍奉生前的皇帝、皇后一样,每天恭恭敬敬地送上四次饮食 [8]  ,这就是“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便殿是寝殿旁边休息闲宴的场所。寝殿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前后,众多的参与者可在此休息;另外便殿中还存放着皇帝(或皇后)生前用过的衣物,供四时祭祀,这是汉代其他帝王陵墓所没有的。 [6] 

陵园以北是长陵邑所在地,陵园以东是功臣陪葬墓群。在西汉诸陵中,长陵陪葬人数之多,陪葬墓格局之规整,在汉代帝陵中绝无仅有。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长陵。每个墓冢占地不多,但墓冢之间前后左右的行列间距大致相当,排列得井然有序,形状有覆斗形、圆锥形、山形三种。

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

现存长陵陵园南墙长225米,宽7米,西墙长200米,宽9米,北墙长600米,宽9米,经实测,陵园边长约为780米,周长3120米,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

1988年01月13日,长陵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