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陵

批次:第五批

编号:5-0145-2-001

类型:古墓葬

行政区域:北京,海淀区

地址:青龙桥街道遗光寺路娘娘府附近

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部金山口,是明朝景泰帝朱祁钰(公元1450-1458年)的陵寝。

朱祁钰是明英宗之弟。1449年,英宗在与蒙元残余军队的作战中被俘,朱祁钰临危受命,立国号景泰,并打败了蒙元残余势力,使得英宗返回京城。英宗重新夺回王位后,将朱祁钰废为亲王,并在其死后以王爷的规制葬于京西金山口。至宪宗时,才重新以皇陵规制营建陵寝。

景泰陵基本具备了同时期明皇陵的主体建筑和布局特点。墓葬分为前室和后室两个部分,均为庑殿顶。前室为方形,整个墓室通长约11米,规模较大。陵区原有宫殿、神厨、神库、宰牲亭、内官房和碑亭,以及皇陵最重要的棂恩殿。宝城位于皇陵区的最后面。现在陵区内保存有御碑亭、稷恩殿和宝项原有的中路部分建筑。(国家文物局)

明朝前后有14位皇帝在北京执政,但是昌平区的“十三陵”只葬着13位明朝皇帝。明代宗皇帝朱祁钰(1450―1457年在位)的陵墓以他在位时的年号称呼,即“景泰陵”,它不在十三陵,而在颐和园去香山沿途路北的金山口,现在公共汽车站站名叫“娘娘府”。

这里风景很美,抬头看马路南边,玉泉山高耸,也是最佳的观看山上两座古塔的地点。这地方真清静,半天才看到个把人和几辆过往客车。路南边还有许多蜂箱,可以购得现成的蜂蜜。沿着马路北边的路口上去百十米,豁然间一片开阔的绿地展现在眼前,除了花草,最多的是白杨和椿树,许多柏树簇拥着一座黄色琉璃瓦顶的古代碑亭,这就是景泰陵。现在这座陵墓处于一所军队干休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