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8年,魏王拓跋硅称帝,定都平城,模仿邺城、洛阳、长安而“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历经道武、明元、太武、文成、献文、孝文六代皇帝,至494年迁都洛阳前,平城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百余万人口,规模宏大的帝都,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朝的都城遗址,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唐高宗称其“中兹宇宙,均朝宗于万国”,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沿用至五代北宋,共530余年,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隋唐洛阳城分为宫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阳宫等,全域约51.9平方千米,有3市109坊。
北宋东京城遗址,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218/38,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开封,城址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墙。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古代属于越州,故而得名。第三批国保。五代十国时期,浙江为吴越国所割据,在上林湖等地设立了官窑,烧造专供吴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进贡的瓷器。这些瓷器的胎质细腻坚硬,制作精细工整,采用先进的釉下彩绘工艺,并用金、银、铜镶边,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堆塑等多种手法,题材有珍禽异兽、鱼、龟、花草和人物等,构图新颖,颇具情趣。
宋代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所管辖,故称“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1951年故宫博物院发现遗址,1960年至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85至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大量窑炉和作坊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万余件、残片约37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