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太清宫遗址,为老子的诞生地,包括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的大型遗址群。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建,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分别由前宫、后宫、隐山龙山文化遗址三部分组成。
旧石器时代遗址,属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00万年。位于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曲远河与汉水中游交汇处。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基岩以上堆积物厚18米左右,其中化石堆积物厚3.5~4米。是我国南方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
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属大溪文化,还叠压有屈家岭文化层和石家河文化层,是长江流域著名的原始村落遗址,它又一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洪山东延余脉向江汉平原北部过渡的连接地带。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2米。是中国南方稻作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
走马岭屈家岭文化古城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能够确认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原始社会晚期城址之一。走马岭遗址的发现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城址和埋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该遗址屈家岭文化房基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居住形式、建筑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大量的大溪、屈家岭文化稻谷的出土,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及当时稻谷产量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磨盘山遗址分布着大量的东周时期的楚国中小型墓葬,属于周代古文化遗址,是一处楚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遗址。
东周时期遗址,文化层厚约2~3米。是一处以东周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重要遗址群。共有遗址和墓群3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西周遗址1处,东周遗址22处(其中2处迭压在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上)、墓群3处,西汉至宋代遗址8处。
东周时期古城址,为鄂东南极为重要的一处历史文化古城址,是东周时重要的楚城遗址。
东周古城址,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东周时期楚文化及鄂西地区原始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址。季家湖城址以季家湖古城垣和杨家山子遗址、鲁家坟墓群为中心,周围分布众多的台基和古墓葬。
原称楚故城,五代时期因避后梁皇帝朱全忠父朱诚的讳,改“城”为“墙”,名曰楚故墙。明清时期,“故墙”又因日久语音讹变成为“故襄城”。今称楚皇城,当是采自本地人俗称“皇城”而加“楚”字。两千多年来,楚皇城虽然历经风雨兵火的剥蚀,但从那时至今还屹立在原野上的土筑城墙和紫禁城等遗迹,仍可窥见其当年的恢宏气势。闻名古今的秦将白起引水灌楚都的百里长渠,像一条碧绿的绸带,自西北铺来,从城址的西墙外飘过。
唐至明代窑址群,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是我国南方生产影青瓷、青瓷的重要窑址群。1974年文物调查发现湖夏村窑址群;1982年在梁子湖沿岸的湖泗、舒安、保福、土地堂、龙泉、贺站又发现古瓷窑堆积63处;1985年在鲁湖、斧头湖沿岸的法泗、安山发现青瓷窑址多处。现已发现窑堆145处、龙窑171条。其产品包括“影青瓷”、“青瓷”两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