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王庙
第四批国保,创建年代不详,宋宣和四年(1122年)重修,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庙内现存经幢两块。元天历元年(1328年)残碑一通、明碑碣两块、清碑四通,为研究庙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资料。庙坐西南朝东北,随山势而筑。宽约45米,长约90米,占地面积4050平方米。中轴线上从前至后分为外院、下院、上院三部分,由低而高层叠而进。其主要建筑外院有乐楼、牌楼;下院有马殿(山门)、钟、鼓二楼,东西有配殿三间;自下院甬道可达上院,上院中轴线上有山门、献殿、正殿(关帝殿)。庙内建筑惟上院正殿保存完整,配殿仅存北侧一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