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资料和文化遗存、文字记载,古代酒泉,林木茂密,草地广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畜牧业已很发达,并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生产。优越的地理环境,富饶的自然资源,为这块肥美的土地较早地被人们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而有利的条件。
1963年在今敦煌市古董滩以北就采集到属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各一件,1975年在杨家桥乡鸣山村发现石器,1979年在玉门关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新石器朝代陶罐和陶钵各一件。经考古鉴定,和玉门火烧沟文化同属一类。足以证明,最早在新石器时代(上古为羌戎所居之地),这里已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水平,并且发展了手工制陶业和畜牧业。今酒泉市境内的马营河、丰乐河、讨赖河流域,早在4300年-2500年前后,就有人类集聚。目前,在今酒泉市20多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范围内都有先民的业绩遗存。在下河清白疙瘩,瓜州的甜水井,敦煌的玉门关等处,多次发现汉代屯田遗址,其沟渠、田埂遗迹,至今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