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望奎博物馆)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562

地址:望奎县文明路12号

林枫故居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望奎县文明路12号,始建于1918年,是东北地区保持完好的近现代革命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AA级旅游景点、哈尔滨——爱辉红色旅游线路上重要景点之一。

林枫1906年9月30日出生于望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77年逝世。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枫相继担任过中央北平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抗战期间,曾任山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副书记、代理书记、晋绥军区政治委员等职。东北建政时期,受毛主席派遣,带领中央干部团赴东北。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长、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等职务。他坚定地执行中共中央对东北民主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在东北民主政权建设、领导东北土地改革、创办机械化农场、兴修水利、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支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初期,林枫调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文教办主任、中央高级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致力于教育体制改革、制定了《高教六十条》《中教五十条》《小教四十条》等工作条例,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92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林枫故居纪念馆进行维修,1994年7月26日开始对外开放。乔石、宋平、吕正操、周铁农、孙维本、陈雷、赵德尊、黄枫等多位领导人为林枫故居题词。林枫故居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35平方米,建筑风格系典型的东北民居建筑风格。五檩五鸠、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布局考究,尽显东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审美遗韵。

故居坐北朝南,正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五间,青砖青瓦,古色古香,大门是一座古式门楼,斗拱飞檐,气势恢弘,一对用墨玉雕刻的狮子分立在大门两侧,门楼内两侧各有一座耳房;正房与大门之间有一道18米长的影壁墙,蜿蜒起伏,古朴雅致。在正房前面,东西厢房之间是用云杉围成的两大两小四个花坛,故居墙内四周栽有松树数十棵,冬季青松白雪,格外壮观;夏季鲜花盛开,松柳滴翠,与故居的别具一格相映成辉,更加映衬出它的秀美靓丽、典雅清幽。

纪念馆共有四个陈列:《林枫生平事迹展》、《馆藏文物展》、《本地民间艺术品展》、《馆藏名人书画展》。 《林枫生平事迹展》展出林枫同志遗物31件,文献、照片等资料276件(册),其中一级藏品有3件:分别为林枫在晋西南工作时使用过的公文包、林枫在东北工作时期使用过的铜墨盒、1945年林枫同志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证书。事迹展详细介绍了林枫同志从早期投身革命到领导爱国学生运动;从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到致力于东北民主建政;从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到为祖国建设事业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馆藏文物展》陈列着望奎县境内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记述了望奎悠久的历史和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馆藏名人书画展》陈列着国家、省、地领导为林枫同志的题词、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工艺品、名人字画,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缅怀之情。近年来,望奎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林枫故居纪念馆的建设力度,对馆藏文物、史料进行深入的挖掘、提炼,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件文物的作用,以历史故事增加传奇效果和吸引力,以精彩的展示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正是这里的红色传奇故事,使林枫故居纪念馆成为省内哈尔滨至爱辉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红色旅游景点。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各界观众50余万人次,现已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革命遗址纪念地。林枫故居纪念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八方游客讲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给人们以心灵的启迪。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