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定级:二级博物馆

藏品:17584件(套)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89号

杭州西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坐落于秀丽的西子湖畔,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周围的湖光山色中。博物馆集陈列展示、西湖学研究、西湖文献资料和游客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为配合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博物馆于2009年2月起闭馆对展陈内容进行充实调整,2009年10月1日重新开放。调整后的西湖博物馆实现了建筑面积的大扩容,从7920平方米扩大到8500平方米,展陈内容紧密贴合西湖申遗,全面展示西湖作为人类文化景观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印证了西湖的普世价值。2010年9月西湖博物馆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对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进行的实地考评验收,得到世遗专家的充分肯定。为西湖成功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做出有力的贡献。

陈列展示

西湖博物馆展厅涵括了序厅、西湖概况、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西湖题名景观、西湖文化、精神家园等六大篇章。走进西湖博物馆,不仅能看到西湖独创的山水景观组合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更能用全新的视角去体会景观背后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与世人分享西湖唤起的审美共鸣。

序厅:通过西湖全景沙盘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整体格局直观呈现,巨大的西湖雨丝幕帘营造了西湖烟雨朦胧的唯美意境。

第一展厅:天开画图——西湖概况

概括介绍西湖的地理位置,从西湖的山、水、生态和整体格局等方面展示了西湖文化景观存在的物质基础。
展示亮点:
1.显微镜观测西湖水样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菌群种类、活动状况。同时画面传达到相关视频,使观测者身边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2.水晶球观测西湖岩石标本

我馆在国内博物馆中首次尝试此项展览技术:参观者透过水晶球欣赏岩石历史变迁的影像,仿佛魔法师借助着具有魔力的水晶球在探究过去。

第二展厅:浚治之功——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

书写了杭州城居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持续开展对西湖的清淤维护和人工改造的历史,表现了杭州城市与西湖不可分割的关联,生动展示了延续至今、持续不断的人湖互动关系。
展示亮点:道具书联动电子屏在翻动疏浚历史道具书的同时,扫描仪扫描书角的条形码,电子屏接收信号后开始播放相应的疏浚视频,让历史以生动的画面和声音重现。    

第三展厅:诗情画意——西湖题名景观

如诗如画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风景名胜景观设计手法 "题名景观"的代表之作"西湖十景"的缘起与传承,为这一西湖景观的精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展示亮点:西湖景观多点触摸

通过互动查询桌观看西湖十景介绍,开创此项技术用于国内博物馆的先河,不但将观众从"客"变为"主",而且可供多人同时操作,活泼有趣,西湖灵动的景色可以与多名游客同时分享。

第四展厅:人文渊薮——西湖文化史迹

从宗教、忠孝、隐逸、藏书、文学艺术等方面阐释了西湖景观的人文内涵,体现了其在"精神家园"角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五展厅(二楼):精神家园——诗画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一直是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栖息的圣地。二楼展厅用大量历代西湖诗词书画充分印证了西湖景观是自古至今中国文化阶层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是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西湖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收藏与西湖息息相关的文史资料和珍贵文物。众多的文物史料无不彰显着西湖文化的深邃与丰富。像西湖水下出土历代古铜币、五代吴越鎏金铜龙、明《西湖竹枝集》、清康熙五彩"雷峰夕照"盘、清康熙青花西湖风景观音瓶、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卷等反映西湖演变历史、展现西湖文学艺术成就的众多文史资料和文物都在此次陈列中得到了展示。(信息来源:官网)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 8:00-17:00,全年开放,每周一闭馆。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针对游客实行线上提前预约参观的方式,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进入场馆。观众可通过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非常西湖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进行场馆预约,同时也可拨打各馆区游客中心电话进行咨询。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西博馆区:0571-87882279;南宋官窑馆区:0571-86086023;名人纪念馆馆区:0571-87971051。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