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博物馆

定级:三级博物馆

藏品:6474

地址:硖石镇西山路542号

海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硖石紫薇山西侧,成立于1958年6月。馆藏品60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延续而下,包含陶瓷、玉石、字画等20余类,层次丰富,结构完整,尤以瓷器、玉器见长。馆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内设文物精品馆、书画馆、灯彩馆、恐龙馆、科普馆和展览中心,与所辖徐志摩故居、衍芬草堂等文物景点常年对外开放。馆刊<海宁文博>一年四期,受到各界好评。

海宁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6月1日,是全省乃至全国较早的县级博物馆之一。初建伊始,馆舍只能借用镇上大瑶桥卜家埭吴家老宅的一间厅堂和一间厢房,藏品也仅为钱镜塘先生无偿捐赠的百余件古书画,省文管会下拨及日常工作中零星搜集到的约300件文物。1978年,博物馆与县文化馆、图书馆三馆合一,集居于硖石西山惠力寺内。1984年10月,博物馆开始独立建制,并于1999年7月投资2500余万元易地新建。新馆舍占地约7亩,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于2001年3月建成开放,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对海宁市民实行免费开放。

建馆以来,海宁市博物馆坚持以实物陈列展览为依托,积极开展文保宣传、文化交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及文件保护、文物收藏研究等工作,目前已拥有文物藏品6000余件,下辖徐志摩故居、衍芬草堂、史东山故居、金庸旧居四个景点,成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大众、启迪民智的综合性博物馆。

平时,海宁市博物馆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精神,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针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文物保护、调查征集、藏品利用、文物资源共享、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等方面作出努力,为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经过几代博物馆人的调查征集、采集、接受捐赠和考古发掘,馆藏文物逐渐得到充实,种类丰富、结构完整,在县市级博物馆中较为少见。博物馆在利用馆藏文物,开辟《馆藏精品陈列》、《馆藏乡贤字画陈列》、《海宁灯文化陈列》等基本陈列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近200次各类临时展览、讲座、培训等社会教育活动,参观和受教育人数已达40多万人次。2003年,海宁市博物馆被中共嘉兴市委办公室、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命名为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07年度又被评为嘉兴市爱国主义先进教育基地。博物馆已全面实施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海宁市博物馆是县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6月,收藏有历代约20个门类6000余件文物,藏品结构较完整。1999年7月,博物馆新馆易地立建,投资2500余万元,占地约7亩,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高度27.8米。新馆设有文物精品馆、书画陈列馆、硖石灯彩馆、恐龙馆、科普馆和一个临时展览厅。2001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3月1日起对全社会实行免费开放。(百度百科)

参观须知:

冬令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7:00;夏令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7:30,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目前博物馆预约参观渠道有三个:1.文旅绿码(微信小程序);2.电话预约;3.浙江智慧文化云系统。参观方式:扫嘉行码,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显示正常,方可入馆参观。

联系电话:0573-87046719

交通指南: